第977章 左右相悖(1/2)
他慢悠悠地转了个圈,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关心,瞅着那些刚从惊心动魄的冒险中走出来的弟子们。他们的脸上还挂着惊魂未定的疲惫,但那眼神里,却闪着坚定和不屈的火花。全心子心里默默地点了点头,心想这次的冒险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次超重要的考验,也是道观成长路上的一个关键节点。
他迈着稳重的步子走到领头弟子跟前,轻声细语地问起救援的细节。听说所有村民都安全撤离后,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然后,他的目光慢慢移到那两个被弟子们小心护着的小家伙身上。他们的眼里既有对未知危险的深深恐惧,也有对这些英勇弟子们的无限敬仰。全心子心里一软,蹲下身子,轻轻摸了摸他们的头,真诚地保证会帮他们重建家园,让生活重回正轨。
紧接着,全心子一脸严肃地召集所有弟子,宣布了接下来的计划: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保持警惕,预防次生灾害;另一方面,要组织好人手和物资,积极帮助村民重建房屋,尽快恢复生产。同时,他也语重心长地提醒弟子们,修行不能落下,因为只有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人。
太阳越升越高,山间的雾气也渐渐散去。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给这片刚经历风雨的土地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全心子静静地望着远方,心里充满了力量和坚定的信念。他深知,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难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弟子们虽然有点儿惊讶,但那些修为高深的弟子看到云层里似乎有剑光闪烁,立刻明白是师父出手了,硬生生地打散了积云。他们一边庆幸,一边也没时间细想师父为何打破自然规律。于是,他们忙不迭地开始帮助山下的村民返回村庄。大多数村民都不愿意放弃家里的生计,上山时带了不少重物,还有家禽家畜也跟着上山,这些都得费劲地搬回山下。好在下山的路轻松多了,所以回村的行动还算顺利,斜阳出现时,他们已经快完成任务了。
大部分弟子都回到山上汇报任务去了,就剩下十来个还在忙着后续的完善工作。其中有个昨晚去过祝老汉家的弟子,他带着祝老汉的孙子回家。本来打算把孩子送回去就完事了,可还没到家门口,那弟子就皱起了眉头。
作为修行者,他比普通人多了一些特别的直觉,眼神也更锐利。离家还有三里地,他就感觉不对劲,心里嘀咕着祝老汉家可能出事了。起初,他还以为是祝老汉家的牛顺利生了小牛,跑去别的地方躲着了。但抬头一看,却发现祝老汉家的房子被毁,牛棚那儿一块巨石压着,熟的乳牛。
血已经流干了,地上散落着几摊碎肉。那六七岁的小孩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小手颤抖着,把那些碎肉和断骨捡起来,放在空地上。
他费劲地想要拼凑出个大概,可这么小的孩子又能懂多少呢,总是分不清哪些是人的,哪些是牛的。
大一点的孩子就那么呆呆地站着,看着弟弟忙忙碌碌,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想帮忙,可脚就像被钉在地上一样,一步也迈不出去。
十岁的老大感觉天都塌了,六七岁的老二已经有点疯了。那正心门的弟子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了,就默默地走过去帮忙。他用剑挑开巨石,让老二能捡起那些碎肉断骨。然后在破烂的房子里挖了个坑,把残垣断壁扫到一边,帮两个孩子埋葬了他们的亲人。
这样一来,两个孩子就无家可归了。那正心门弟子就把他们带回山上,全心子听说了这事,点了点头,收留了两个孩子在观里,之后还教他们修行,他们也算是半个玄门人了。
十几年后,两个孩子长大成人。老大成了青年才俊,老二也风度翩翩。他们在玄门的修行小有所成,达到了凤初之境。不过在玄门里,这点修为就像沙子里的一粒沙,不算什么。但在正心门,除了掌门全心子,就数大师兄孔心真人力压他们一头,其他师兄们根本比不上。
这样的进步速度,再加上他们学的只是道家皮毛,能有这样的成就真是天赋异禀。掌门全心子心里明白,他自己学的道法也只是青离宫的入门功夫。道家人都知道,能修到玄阶已经是他这些年努力的极限了。再往上天阶之后,没有合适的功法,没有高人指点,再怎么努力,也几乎不可能再有突破。
全心子心里清楚,自己在修仙这条路上,水平实在有限,跟眼前这两个天赋异禀的小伙子比起来,简直就像是两个未经雕琢的宝石,潜力无限。他不忍心再耽误这两个好苗子,决定让他们另寻高明。
于是,他把两兄弟叫到身边,一脸严肃地告诉他们自己的打算。他建议他们出去闯荡,试试看能不能加入青离宫。他相信,如果这俩兄弟能被青离宫的仙家看上,那他们将来肯定能在修仙界大放异彩。
如果青离宫不收他们,那就去别的地方试试。凭他们的资质,只要不提自己这个被青离宫赶出来的师父,肯定能在其他仙门找到一席之地,甚至有机会进入九耀仙门,获得一定的地位。
两兄弟听后,明白师父的一片苦心,没有多说什么,默默地告别了师长和同门,下山去了。他们决心要在修仙路上闯出一番名堂,为师父争口气。
说到青离宫,那可是道家的圣地,由上古大神青帝创立。青帝是玄门五帝之首,师从苍穹大帝,一身造化非凡,为天下苍生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玄门中威望极高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