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 以牙还牙(1/2)
日本人夸大自己受害者的身份,以此来争取谈判的机会,往杨锋身上泼脏水那不过是常规操作。
英国人则是不满美国人在盟军、在同盟国中的领导地位,希望通过质疑来建立自己的道德制高点,甚至是找机会和美国一争高下,打击杨锋不过是迂回的手段。
还有俄国人也是差不多,他们不希望看到老麦主持的《最终方案》顺利达成,可又不能公然和美国人翻脸,那么从杨锋的动作来切入就很恰当了,反正国军的错就是美军的错,美军的错就不配做全世界的领袖。
就这样战争还没结束,方方面面的较量就开始了,当然杨锋并不在乎,他还在努力的做手术,希望保住尽可能多一些弟兄的生命,再有就是指挥铁背旅坚持下去。
成功稳住辽西走廊的局面后,日军在调整战术、杨锋也在被动调整。
奉天方向的日军,直接运来了压箱底的神器,明治21式280榴弹炮,企图用这东西来轰开徒河以东的防线。
尽管这日俄战争时期的老炮,威力是真的很惊人,一炮下来就是一个3米多的深坑,周围8-90米人畜不留,可惜时代却已经改变了,杨锋马上就让蓝鲸们顶了上去。
地面上日军又是化学发烟、又是虚假目标,还布置了空前强大的防空炮火,连120高射炮都摆出来了,但仍旧是保护不了这门老炮。
弹道计算机引导蓝鲸在米高度投弹,一口气扔下四枚大爆3000,直接把日军的老炮连带铁轨、车厢、辅助设施全部炸成碎片后,日军的进攻就变得稀疏了起来。
他们再也不搞密集的人海冲锋了,因为面对铁背旅的200辆坦克、上百架直升机,近千门大小火炮毫无意义,只能让日本人流尽鲜血,滋养徒河以东的广阔土地。
此时此刻,帽儿山一带焚烧尸骸的烟雾还没散去,东边的日军就开始小股小股的进攻,企图用消耗和疲劳来拖垮铁背旅。
必须承认这个方向是没错的,可日本人却选错了对手。
每天几百上千的人员伤亡,杨锋咬着后槽牙坚持了。
每天几十上百吨的物资消耗,这个有万岛运输船队的存在,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问题。
即便是火炮之内的装备磨损失效,钟馗、坦克也需要零件和油料,杨锋也能够及时从猎寇系统中兑换出来,不至于让弟兄们没得使用。
再有就是士气和意志的方面,杀戮和疲惫都没能压垮铁背旅,虽说身边的同袍越来越少,可部队的战斗力却依旧是那么的强悍。
两个联队6000敌人,不过半天就会被消灭的干干净净,在广阔的田野上,最早死去的日军甚至都变成了狰狞的骷髅,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气味。
然而在死守半个月之后,奉天方向的进攻还没有丝毫终止的意思,杨锋手上就只有1.1万人了,八成以上的部队不是战死就是因负伤而乘船离开。
终于国府和军委会承受不住压力,李长官开始把京城的大军往第一关调动,谁知奉天方向的日军却变得更加疯狂起来。
一个不起眼的黄昏,战场上所有人都以为今天的厮杀已经结束了,正抱着武器稍作休息、等待后面把食物送上来时,天空中却突然出现了几个小红点。
在持续的战斗中,这事也实属正常,负责观察的弟兄确认,红点的数量只有三个,他也就懒得吹哨子了,仅仅是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下。
他以为这是日军的侦察机,又或者是重要物资的运输机,区区三架对阵地和徒河城都够不上严重的威胁。
可观察哨不清楚的是,这三架飞机上面,从飞行员到操作员人人都在全封闭橡胶隔离服的保护之下。
通过眼部的镜片可以看到,他们每个人脸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子。
“呜呜呜……”
引擎声在机舱内回荡,一只手死死拉着绳网,维持身体平衡的同时,几个操作员的视线是不停在货物上打转儿。
“到达投弹区域,我们到达投弹区域了。”
“呦西!开始准备。”
“嗨”
伴随着一名军官的大叫,有人打开了机舱内的指示灯光,立刻一片骇人的红光就笼罩了所有人,笼罩了整个机舱。
这时一个操作人员拉下拉杆,随即在一阵吱嘎吱嘎的齿轮摩擦声中,几人脚下的机舱敞开了,露出了专供投弹用的机腹舱门。
“报告情况?”
“高速3000,风向西北、风力四级,晴朗无云。”
“呦西!”
“目标区域清晰可见,正是中国人的三号阵地。”
“呦西,第一组开始投掷。”
“嗨”
大叫之后,操作人员就掀开了绳网,打开了木箱,小心翼翼的从里面取出了一枚纯白色的圆柱体,谨慎的交到了同伴的手上。
等同伴走到舱门前,单膝下跪、咬咬牙五指一松,圆柱体就嗖的一声垂直下落,冲着地面上的铁背旅阵地落去。
片刻之间,三架日军运输机扔出了数十个类似的容器,但这还远远不算完,马上这三架飞机又来到临近的阵地,甚至是徒河上空都投掷了一番。
当然了,这些举动自然逃不过杨锋的眼线。
警戒状态下的蓝鲸、夜巡状态下的无人机,甚至是地面上的巡逻队都发现了,很快消息就汇总到了杨锋这边。
“日本人扔下来很多的瓷罐子?”
“对,大概有200多个,各处阵地还有城内都发现了。”
“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弟兄们已经仔细的检查过了,罐子里面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有一些大米和棉絮,难道小日本在大米里面下毒了,想要堵死咱们?可数量远远不够呀!”
“棉絮、棉絮、棉絮……”
杨锋也在冥思苦想,结果旁边的李伯俊却直接一挥手。
下一秒两个警卫团的弟兄就抱进来一个,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指挥所的木桌上。
“这个是在马厩草垛中发现的,也是唯一一个完好无损的,我就叫弟兄们带来了,旅座你看……”
“我艹!”
谁知李伯俊话没说完,杨锋就猛地一抖,单手捂住口鼻之后,还往后闪了两步,罕见的露出了惊恐的神情。
这么一来所有人都紧张起来了,一双双眼睛是疑惑的盯着那东西。
“这是陶瓷炸弹,是专门用来装生物武器的。”
“什么?生物武器?”
“就是跳蚤、老鼠之类的东西,是小日本专门研制生产的,目的就是让咱们生病、让咱们死。”
“啊?快快快,快把这晦气的玩意扔出去。”
“不能扔……”
经历过最初的震惊,杨锋勉强算是镇定下来了,但他的表情已经是阴沉到了极点。
“传我的命令,喷火兵全体出发,凡是发现这东西的地方,周围50米……周围100米全部焚烧一遍,快去。”
“是”
“凡是接触过这东西的弟兄们,立即集中起来洗澡、换衣服,医疗大队会给你们发药品,务必要保证每个人都吃下去,不能有任何的遗漏。”
“旅座,有这么必要吗?”
“你给我闭嘴,你们都不清楚这东西的可怕,稍有不慎咱们就得病死大半。”
“啊?”
“今晚上谁都不要睡了,群体灭鼠、灭虫,把阵地周围的尸体都给我烧掉,快快快快。”
“是”
李伯俊、廖莎他们都迅速的行动了起来,结果最大的讽刺却来了,就摆在桌上的陶瓷炸弹,无缘无故就发出了咔嚓一声,一道清晰的裂痕就那么出现了。
刹那间,杨锋他们所有人的动作都定格了,一个个惊恐的望着陶瓷炸弹,在指挥所的灯光下,顺着不断蔓延的裂痕,一些比芝麻粒还要小的黑点就大量的爬了出来。
“那、那是什么?”
“好像是蚂蚁。”
“蚂蚁?”
“怎么办?”
“我来,我不怕死,我把它给抱出去……”
说话间,一名警卫兵就想往上冲,可杨锋却一把就将人给扯了回来,跟着手中出现一瓶酒精,哗哗哗的绕着木桌就先倒了一圈。
最后用酒精往弹体上猛淋,杨锋抓起旁边的油灯就扔了过去。
“啪嚓、哗啦……”
那火苗是瞬间就窜了起来,整张桌子都开始燃烧,炙热的高温熏得大伙是连连后退。
眼看着陶瓷炸弹被火焰吞噬,那些小黑点不管是什么,直接都化为灰烬之后,杨锋这才严肃、郑重的说道。
“都看到了吧?就这么干,这么处置,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快行动起来。”
“是”
如此这般铁背旅军官们的重视程度是立刻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而杨锋他看着火焰中的陶瓷炸弹,就感觉到背上是一阵阵的发寒!
这一宿铁背旅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
不到半夜阵地外燃起了熊熊大火,吞噬着那些日军的尸体,关键是阵地之内也全是星星点点的火光,代表弟兄们背着喷火器,发现一个就马上焚烧一番。
可即便是这样,杨锋仍旧感觉不放心。
他干脆让香肉去分析具体的战剂类型,一听到结果就把牙咬的是咯咯作响。
携带肺鼠疫的老鼠
携带痢疾的跳蚤
携带霍乱的蚊子
……
日本人足足向徒河一线投掷了9种生物武器,数量更是高达230多个,完全就是要把徒河变成一座死城。
既然这样杨锋也只能豁出去了,他直接动用积分,给医疗大队熊科那边预备了各种药品,接着就拉上香肉,乘坐三蹦子来到了空中。
计算好风向和高度,杨锋直接就兑换对人无害的杀虫剂,一吨一吨不计工本的喷洒起来,然后在杀虫剂后面又追加了一遍消毒剂,一直忙乎到天亮。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结果日军很清楚自己干了什么,转过天直接停止进攻,就不停的派出侦察机在徒河一线打转儿。
就一般情况而言,24至48小时,生物武器就会开始显示效果,不到三天就能让伤员死亡,一旦控制不住全面爆发,那么10-12天,整个徒河就会变成一座死城。
只是杨锋的处置是果断又彻底,他带着香肉到处溜达,不停的进行探测,就是希望自己的弟兄们可以逃过一劫。
然而现实太无情了!
两天之内铁背旅陆陆续续病倒了200人,迫于无奈杨锋就命令所有人戴上防毒面具,熊科这种医护人员,干脆就上全覆盖形的橡胶防护服,以此来阻断疫病的传播。
可是杨锋都做到这个地步了,倒下的弟兄还是越来越多,三天后达到高峰900人,然后才算是勉勉强强的控制住。
等杨锋在战地医院内溜达,看着几个病死弟兄被抬去焚烧,攥紧的拳头就令橡胶手套是吱吱作响。
“都记录下来了吗?”
“全都记录了,包括病例、照片、医护的口述细节。”
“这笔账我要和小日本慢慢的算。”
“旅座,难道你要以眼还眼?”
“不,我不会玩这种歌阴招,我要大大方方的扭下日本人的脑袋……”
廖莎听了杨锋的话,居然也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这次杨锋是真的发飙了,人已经在失控的边缘徘徊了。
深呼吸,努力压抑自己杀戮的冲动,杨锋及时从战地医院出来,眺望第一关方向就询问了起来。
“国军到什么位置了?”
“先头部队距离第一关主阵地还有20公里。”
“这么说1-2天之内,战斗就可能要打响了?”
“八成是这样。”
“好,很好!那我就去奉天转一圈,跟那些玩耗子、玩跳蚤的日本将官们好好的乐呵一下。”
“旅座,我陪你一块去。”
“不,你有更重要的任务……”
虽说徒河已经变成了染毒地带,可日军仍有可能发起进攻,当杨锋不在的时候,廖莎就是备用的指挥官。
尽管整个旅部都在,李伯俊、马国明他们的指挥水平也不差,可廖莎的优势却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联络上杨锋,这一点在危机关头就尤其的重要了。
所以拒绝廖莎之后,一人一狗就这么踏上了复仇之旅。
从徒河到奉天不算远,杨锋人还在鱼神上,居高临下的望一望,这座城市的轮廓就尽收眼底了。
回忆一下,这座东北重镇杨锋也陆陆续续的过来好几趟了,但从没有像此刻一般的愤怒。
果断降落、耐心的等到天黑,接着杨锋才悄悄潜入,看着城内日本人实施的宵禁。
街区都在严密的看管之下,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城外日军则是在抓紧时间进行训练,在距离城区不远的山林中坦克、火炮都在大量的集结。
看得出来,日军的实力增长很快,果然守着亚洲第一兵工厂,日本人正在疯狂的积累战争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