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410章 铱星(第二更,求订阅)

第2410章 铱星(第二更,求订阅)(1/2)

目录

第2410章铱星(第二更,求订阅)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一家充满想象力的公司!

人类第一名宇航员王宝贤

想象力是科学探索的前提的,首先需要有想法,然后才能去实现它,这是所有科学家成功的前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虽然只是妻子的随口一说,但是却让张凯德的脑海中掀起了头脑风暴。

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假期之中,张凯德完全没有闲情逸志看漫画了,而是专注的开始了研究,不过因为手里没有计算机,许多数据都无法进行计算。

休假结束的第一天,张凯德早早的就来到了公司,上午九点四十分,艾略特来到公司的时候,就看到了张凯德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卫星轨道图皱眉,见状,艾略特就有些疑惑的说问道:

“你不是度假刚结束了吗怎么一上班就来这么早”

“永定的沙滩确实舒服,但有个问题一直卡在我脑子里。”

张凯从桌子上掏出一迭画满线条的草稿纸,说道:

“我妻子在度假时开玩笑说,我连她在海岛打电话的需求都满足不了,可我们二十年前就实现了月球到地球的通信。你说,为什么地球上反而有这么多通信盲区”

艾略特拿起草稿纸,上面歪歪扭扭画着岛屿、基站和信号波纹,他笑着指了指其中一段:

“你这画的是移动电话基站群岛地区基站覆盖成本太高,运营商肯定不愿意投入。但月球通信靠的是中继卫星,难道你想把这套技术搬到地球来”

“正是这个想法。”

张凯德眼睛一亮,这时候王宇翔也走了过来,他是太空通信专家。

“王宇翔,你之前负责过近地卫星的信号优化,过来一起聊聊。”

王宇翔放下手里的工作快步走过来:

“怎么,刚度假回来就有新点子了”

在公司的技术研讨室。研讨室的投影幕上,正显示着传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参数图,3.6万千米的轨道高度被用红色箭头重点标注。张凯德指着屏幕,语气严肃:

“你们看,二十年来一直在用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虽然能覆盖大范围,但3.6万千米的高度带来的问题太明显了——四分之一秒的语音延迟,还有四五公斤重的卫星电话,普通人根本没法随身携带。我妻子在永定连个电话都打不通,就是因为这种传统通信方式根本没法覆盖偏远地区。”

作为太空通信专家的王宇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

“确实,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就像悬在高空的固定信号塔,覆盖范围虽广,但距离太远,信号损耗和延迟都没法解决。之前有团队尝试过用它做民用通信,最后都因为设备太大、体验太差不了了之。”

艾略特直接说道:

“那如果把卫星轨道降低呢比如降到几百公里的高度,就像把地面基站搬到空中。这样一来,信号传输距离大大缩短,延迟和损耗都会减少,说不定还能实现手机直连卫星。”

“我也是这么想的。”

张凯德眼前一亮,从文件夹里拿出一迭计算稿:

“这几天我算了很多组数据,传统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通信终端之所以大,就是因为需要强大的信号接收器来捕捉远距离信号。如果轨道高度降到几百公里,终端体积就能大幅缩小,甚至能做成普通移动电话大小。”

王宇翔接过计算稿,快速浏览后皱起眉头:

“但低轨卫星覆盖范围小,要实现全球通信,需要多少颗才行如果数量太多,发射和维护成本会很高,公司不一定会批准,卫星是很贵的。”

三人围在桌前,开始埋头计算。张凯德在白板上画出极地轨道的示意图:

“我们可以把卫星放在极地轨道上,这样卫星能覆盖地球的南北两极,避免出现通信盲区。我初步计算了一下,轨道高度780k,轨道倾角86.4°,轨道周期111分钟,每颗卫星设置3500个信道,服务寿命5到10年,这样的参数下,多少颗卫星能实现全球覆盖”

艾略特立即对着电子计算机输入数据,公司的超级计算机,只用了几分钟就给出了答案:

“按照这个参数,每颗卫星的覆盖范围大约能覆盖地球表面的1.5%,要实现无缝覆盖,最少需要66颗卫星。这个数量比传统方案少很多,成本也在可控范围内。”

“66颗这确实是个最优解。”

王宇翔兴奋地说:

“用最少的卫星实现移动电话直连太空,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满足全球通信需求。而且每颗卫星5000个信道,足够应对初期的用户量,服务寿命也能保证长期收益。”

张凯德却没有立刻点头,他沉思片刻后说:

“66颗虽然能实现覆盖,但万一有卫星出现故障,或者遇到极端天气影响信号,很可能会出现通信中断。为了确保通信质量,我们是不是应该增加几颗卫星作为备份”

艾略特点点头:

“有道理。低轨卫星受大气阻力影响,轨道可能会发生偏移,需要定期调整。如果增加11颗卫星,总共77颗,就算有几颗卫星需要维护或出现故障,也能保证全球通信不中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