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第一个吃螃蟹(2/2)
最关键的,还并非只是全球富豪云集港城,甚至在港城度过晚年。
他们到来,可不是空手来的,要带着大把的身家、资源来港城,甚至有可能把产业也都转移过来,对于那些权势人物来说,钱不能丢,可权势又如何愿意丢,所以很可能把权利中心也跟着转移。
看到港府掌门人沉思的表情,李东陵又补了一句,“如果寰宇医学中心的质子刀医院正式运行,那港城甚至海外保险行业,都将来到港城,跟寰海医学中心签订协议!”
李东陵只是说了一句,但港府掌门人却是猛然看向了李东陵,他如何能听不出李东陵话中的弦外之音。
如果寰海医学中心的质子刀医院,被证实真的有用,那恐怕港城,还有海外全球各地的保险公司,闻着味就要来了。
它们都想要跟寰海医学签订协议,然后把包含质子刀的保险协议,卖给它们的用户,尤其是中产跟富豪、社会名流等,绝对是这份保险的最大买家!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这就是一个新的暴利保险,中产以上家庭,绝对拒绝不了一份这样,未来可能保自己一命的保险!
买了这份带质子刀医疗的保险,这辈子可能都用不到,但如果不买,那万一呢,真到了那天,一次质子刀的费用就在几十万美元,哪怕是中产家庭甚至是一般的小明星,又有多少人能买的起?
而全世界各地的保险公司,想要跟寰海医学中心签订合同,就需要在港城建立港城分公司或者总部,才能够签下合作协议。
保险公司可是跟银行并列的最暴利的行业之一,大把的保险公司涌入,会给港城带来大量的资金,当然也带来了就业岗位跟税收。
而这些保险公司,只要在港城质子刀上尝到甜头,那就会支持港城研发其它高端医疗设备。
由此,一个闭环出现了!
港城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有了来自保险行业的资金,而保险行业需要这些港城新研发的高端医疗设备跟药物,来让更多用户买它们的医疗保险,两者都需要对方。
至于因此港城出现的“医疗签证”,也会成为一种“刚需”,港城的酒店、旅游、交通甚至住宅、翻译等,都将迎来巨大爆发!
港府掌门人喉咙动了一下,看向李大善人的目光,都有些变了。
以前,他听闻过李大善人的眼光跟操盘能力,而操盘数码港、中华网、港城未来产业基金等,港府掌门人以为已经见识到了李大善人的手段。
可现在,在质子刀项目上,港府掌门人才体验到了当年,平阳前后几任掌门人面对李东陵时的想法。
一个IBA,一把质子刀,犹如一个支点,撬动甚至重塑整个港城的高端医疗设备行业、保险行业,然后影响港城方方面面。
如果这个计划失败了,固然损失不小,可万一成功了呢?
这种操盘眼光,对比整天盯着地皮的那帮子港城豪门来,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李东陵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计划,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红利了,港城只要率先推出质子刀医院,就可以推行这些计划。
不说领先同行十年,只要五年时间,就足以奠定港城在全球高端医疗行业“圣地”的地位,往后计划都能顺水推舟的进行了。
高端技术行业,就是一步领先,就步步领先。
这是肯定的事,只要第一个吃到螃蟹红利的人,不自己整幺蛾子,那后来者想要追赶前者,需要花费巨额的资源、经费、时间,还不一定能追赶上。
作为港府掌门人心腹的政务司的曾司长,看到跟李东陵站在一起的港府掌门人,脸上神色不断变换。
曾司长对于港府掌门人可是相当了解的,他不知道李东陵到底跟港府掌门人说了什么,竟然能让他露出如今堪称有些失态的神色!
“为港城引进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的事,港城未来产业基金只管做就是了,有需要港府支持的,我这边一律绿灯通行。”
说罢,港府掌门人又补了一句,“港府如果办不到的,那我可以向燕京打电话申请援助!”
以港城刚刚回归的身份,只要向燕京开了口,那不论是什么问题,大概率都不是问题了。
港府掌门人举起酒杯,跟李东陵碰了一杯,然后一饮而尽,他之前对于硅港计划,实际上也没多少信心。
而现在,港府掌门人却是突然心头坦然了许多,他感觉,硅港计划未来可能会有波折,会不完美,但有李东陵操盘,这个计划,绝对能够在港城留下很深的烙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