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0章 担心有所疏漏(1/2)
“要你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去留意宴会上那些口音不是京城的读书人,尽可能的去了解他们的情况,比如姓名住处。你可以去找傅九傅十五和丁护卫他们帮忙。”王茂平说完之后,安初筠也表示聚会文会的银钱无需担心。
虽然不知道大人究竟想要做什么,但对于既爱凑热闹又敬业小伙子来说,这个任务还是相当愿意去完成的。
“夫君是在担心什么?”与丈夫回卧房的路上,安初筠开了口。不知道为什么,丈夫突然对那些读书人感兴趣了起来。
“其实也只是以防万一而已。”王茂平担心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担心自己会有所疏漏。
但安初筠显然还不明白,丈夫在防什么。
“刚才白护卫说的那个燕质实,你还记得吗?”
看到妻子点头,王茂平继续说了下去。按照白景所复述的内容,那个燕质实应该是个秀才,还要参加乡试。见妻子再次点头,便又提示了一句:
“他是哪里人呢?”
安初筠猛然反应过来,丈夫在担心什么。如果燕质实是京城人,那么他为什么会是江安口音,除非他在江安生活多年,或者在符合的条件下更改了籍贯,虽然有这种情况,但却是少数。
而另一种情况就是,燕质实就是江安人氏,他如果参加乡试的话,自然要参加在江安举行的乡试。
乡试之前需要参加科试,在其他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通过科试,经过最后的审核,才算是彻底拿到参加乡试的资格。
那就意味着,燕质实至少要在江安参加了科试,并且通过才行。但参加完科试,又返回京城,等到乡试的时候再返回江安,是一件极为耗费时间因而得不偿失的事情。
有一半的时间花费在路上,就为了来京城待上几个月,很显然不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且到了乡试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临阵磨枪。
所以,要参加乡试的生员在科试后,除非离得近,耽误不了太多的时间,否则都会选择留在家乡。
可很明显京城离江安不近,而且很远。
所以此人如果是因为返回京城对学识的精进更有利,或者真的是出自喜好,那自然无话可说。但却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也正是想到这种可能,所以安初筠的眉头轻蹙了起来。
“冒籍?”
这次点头的是王茂平,对乡试资格进行核查,就是为了防止不符合条件的情况发生,而冒籍也是其中一种,而且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可以直接被划为作弊的范畴。
当然,没有被发现就可以当做无事发生。所以还是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险的。
比如,江安地区文风盛行,竞争激烈,所以就会有人想着去竞争比较低的地方,或者录取比例高且乡试题目相对简单的地方。
有些则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不符合条件,也会选择冒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