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2334章 像鱼成精了

第2334章 像鱼成精了(1/2)

目录

赵宣宣在阔别已久的老宅住一晚,睡前给巧宝讲许多旧事。

比如,如何定亲又退亲,如何与心怀叵测的亲戚决裂,赵东阳与前族长的恩恩怨怨,如何躲避小衙内,乖宝出生时的喜悦,杀猪宴的热闹……

重新提起时,往事如同绚烂的烟火。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燃烧出耀眼的火花,片刻后又在黑夜中归于沉寂和黑暗,只留下一点烟尘。

巧宝偏偏爱听,时不时还追问。

赵宣宣说着说着,忍不住哈欠连天。

巧宝睡觉时,喜欢搂着、抱着,赵宣宣还要顺便给她拍背。

拍着、拍着,母女俩都进入沉沉的梦乡。

往事留下的烟尘瞬间变成引路的东西,引领她们进入一个个奇怪的梦境。

巧宝梦见自己和娘亲一起在私塾念书,用更绝的办法捉弄那些爱用死老鼠吓唬老夫子的调皮师兄……

——

第二天清早,赵宣宣坐竹椅上,盯着田野发呆。

佃户们呼朋引伴,成群结伴,带自家的鸡蛋、鸭蛋来看她,有些大方人甚至提着老母鸡过来。

除此之外,住在附近的赵氏族人也跑来凑热闹。

在他们眼里,赵地主的这个独生闺女是天生的好福气,好运气。

小时候,亲爹是地主。长大后,丈夫做大官儿,生的女儿也嫁给大官儿。

佃户们对赵宣宣的印象好极了,还记得她以前的大方、慷慨。在私下里,他们心情不好时,常常骂赵东阳,骂他是猪一样的胖地主,但一提起胖地主的好闺女,他们就只有羡慕的份,指望自家也飞出这么一个金凤凰。

此时此刻,众人喜气洋洋,先来的坐板凳,后到的就心甘情愿站着,有的人咧嘴傻笑,有的人嘴巴滔滔不绝,说这些年岳县的大事小事。

菊大娘笑呵呵,直接用木桶提一大桶热茶水过来,又用果盘摆上花生、瓜子和糖。

红儿给菊大娘做帮手,在厨房捣鼓早饭。

赵甘来带璞璞出发去学堂。

各忙各的。

赵宣宣把佃户家的一个小娃娃抱到腿上坐着,听那些人用乡音聊天,觉得格外亲切。

巧宝坐旁边听,偶尔有听不懂的词儿。虽然她从小听爷爷奶奶讲老家方言,但今天又听到许多新词儿。

她用悄悄话问赵宣宣,那是什么意思?

赵宣宣莞尔道:“那是骂人的粗话,有些人说习惯了,拿来做口头禅。一时说顺嘴了,不算恶意。”

她吩咐菊大娘多煮几盆刀削面,邀请众人一起吃早饭。

今天这刀削面是用鸡肉、鸭肉煮的,还放了很多荷包蛋。

众人越吃越高兴,像过年过节一样。

吃饱喝足之后,赵宣宣不肯收他们带来的礼物,让他们把鸡蛋、鸭蛋和老母鸡仍旧带回去。

热闹散场了,赵宣宣带巧宝进城去,拜访李大夫和李大娘。

李大娘满心欢喜,格外热情,忍不住把巧宝搂怀里,说:“哎哟,我的心肝儿,长这么大了,比你姐姐更漂亮。”

巧宝不喜欢被家人以外的人亲近,此时为了给赵宣宣面子,勉强忍耐片刻,但已经处于要爆发的边缘。

赵宣宣主动替巧宝解围,说:“巧宝,马车里还落下一件礼物,你去拿下来。”

李大娘只能松开巧宝,巧宝如释重负,去马车上找礼物。

再返身进屋时,巧宝刻意离她远一些。

——

当初赵宣宣生乖宝时,是李大娘接生的。

赵宣宣一直很感激她,再加上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

中午,她和巧宝留在李家药堂的后院吃饭。

饭后又与李大娘和李大夫聊半个时辰,然后赵宣宣才带巧宝去看望烤鸭铺里的韦春喜。

韦春喜笑得合不拢嘴,同时又有些紧张,双手在围裙上擦来擦去,手足无措,生怕怠慢赵宣宣,反复问她还想吃什么?

“想吃什么就告诉嫂子,嫂子去买。”

赵宣宣眉开眼笑,说:“嫂子别忙,坐下来说说话就好。”

然而,突然有客人来铺子里买东西。

韦春喜顿时分不清主次,乐颠颠地跑去卖东西。

赵宣宣被冷落在一边,有点无可奈何,与感到无聊的巧宝对视片刻。

巧宝困倦了,似乎想睡午觉,把脑袋靠赵宣宣肩膀上。

赵宣宣伸手搂住她,轻抚她的胳膊,暗忖:表嫂还是老样子,把赚钱放在第一位。除了变老,其它方面是一点也没变。哎!

等顾客满意地走了,韦春喜重新回来坐下,手里还捏着铜板。

赵宣宣笑问:“嫂子的生意这么好,表哥为什么不干脆留铺子里帮忙?这样分隔两地做生意,不能互相照应,两个人都累。”

一提起这事,韦春喜就忍不住埋怨王猛。

为了表示自己不把赵宣宣当外人,她当即说出心里话:“孩子爹想存私房钱!他早就说,他赚的钱不归我管。”

“这些年,我也懒得管他,免得吵架,只要他别去外面偷人就行。”

“已经老夫老妻了,他还存着私心,提防我呢!”

赵宣宣抬起手绢,掩嘴笑。

巧宝边听边看,浅浅地假笑。凭借直觉,她不喜欢这个“话唠”表舅母。所以,她只听着,不说话。

韦春喜越说越激动,只顾着倒自己肚子里的那点苦水。

赵宣宣给她面子,所以不冷场,还告诉她关于妞妞的情况。

听说妞妞的夫婿从八品官儿升到七品,韦春喜没有高兴,反而苦笑,说:“他升官升他的,我作为妞妞的亲娘,作为他的岳母,一点光都沾不到。”

“他们又不回来看我。”

赵宣宣劝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况路又这么远。”

“嫂子,如果让你把铺子关门一两个月,去京城看外孙和外孙女,你愿不愿意?”

韦春喜毫不犹豫地说:“那哪行?不赚钱,等到灾年,就要喝西北风!”

赵宣宣笑容加深,不反驳她,但心里不赞同。

大概这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赵宣宣和巧宝没在这里坐多久,找个借口走了,然后又带礼物去拜访曾经的媒人兼师父——庞爽。

不巧的是——庞爽卧病在床,病殃殃的,甚至多说几句话就喘气。

赵宣宣有些自责,对庞夫人询问:“师父目前吃哪些药?还缺不缺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