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2335章 他的两点猜疑,是对,是错?

第2335章 他的两点猜疑,是对,是错?(2/2)

目录

李居逸对这宝贝儿子舍不得打,又舍不得骂。

在师爷七宝的眼里,姐夫变成孩子奴了,他感到好笑。

——

距离庞师父下葬,还需等待六天。

在这期间,恰好唐风年派人送信给赵宣宣。毕竟隔得太远,他还不知道庞爽去世之事,写信单纯是为了跟赵宣宣保持消息畅通,是出于关心。

乖宝问:“娘亲,爹爹是不是催你早点回去?”

赵宣宣摇头,眼睛肿肿的,残留泪痕,微笑道:“不是。出发之前,我就与他商量好了,要跟你多相聚一些日子,不急着回去。”

乖宝顿时放心多了,同时心里的温暖亲情满满的,伸手搂住赵宣宣的腰,侧着身子,偏着脑袋,依靠赵宣宣的肩膀。

用行动表示自己对娘亲的依恋,如同小时候一样。

赵宣宣把信纸重新折叠,轻声说:“你爹爹跟随庞师父学算账的时日比我更久,我要给他回信,把庞师父的事告诉他,但又怕他难过。”

乖宝比较想得开,说:“迟早会知道。”

赵宣宣抿嘴苦笑,不再纠结,然后自己口述,让乖宝代笔写回信。

乖宝乐意效劳,又在信后面添上自己的许多心里话。

完成后,厚厚的一叠信纸把信封塞得胖鼓鼓,如同一个贪吃的小精怪。

巧宝主动说,自己也要给爹爹写信。

她的信装在另一个信封里,显得不厚,也不沉甸甸。

信很快就派人送出去了。不过,距离送到唐风年手里,还有很远很远的路。

——

七天停灵完毕,庞爽的棺材下葬。

当天丧事办得很热闹,甚至本地新县令也给面子,派管家来送礼、祭拜。

庞爽做过大官儿唐风年的师父,这事儿早就被新县令打听到了。

县令派人来祭拜庞爽,却不是为了庞爽本人,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了将来与唐风年攀交情,谋求升官之道。

其他宾客则是忙着吃酒席,其中大部分人节省,熟练地分菜、收菜,准备带回家去给孩子吃。

其中有一桌的客人甚至因为分菜不均而争吵,嗓门挺大。

“哎呀!你瞧你,不会分菜就别乱插手!这个分鱼头,那个分鱼尾巴,哪有这样分的?”

“鱼头都是骨头,应该搭些鱼肉呀。”

“分给我的这块橘皮肉也格外小,我也不乐意哩!”

……

后来,别人劝他们,他们才闭嘴。

一点小插曲,虽然尴尬,但不影响这场丧事顺利地办完。

庞爽入土为安,但关系近的亲友们却闷闷不乐。

第二天上午,赵宣宣、乖宝、巧宝和王俏儿打算回洞州去,红儿突然跑到马车旁,门牙咬嘴唇,手指摆弄衣角,扭扭捏捏,欲言又止。

看她这副模样,王俏儿忍俊不禁,故意逗她,问:“红儿,你是不是也想去洞州玩几天?”

红儿顿时像喝醉酒一样,脸蛋氤氲红晕,不好意思地点头,但内心明显期盼着,眼睛水灵灵,扑闪扑闪。

赵甘来牵璞璞走过来,担心红儿嘴笨,于是帮忙解释:“是我怂恿她去洞州探望小方大夫,两人毕竟早就定亲,如果分开太久,不见面,恐怕情意就淡了。”

这话说到红儿的心坎里,但她自己不好意思说出口,于是感激地看赵甘来一眼。

乖宝知情识趣,爽快地笑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红儿,快上马车来。”

红儿忍不住露出灿烂的笑脸,一边转身往屋子跑,一边大声说:“我去拿包袱,很快就好。”

她的包袱早就收拾好了,一提就走,行动风风火火。

赵甘来目送马车远去,然后长舒一口气,说不清内心是忧,还是喜?

复杂得很!

她心想:这世上,除了小孩子,大概没有谁能做到单纯地高兴。

比如她自己,千方百计撮合红儿和小方大夫的亲事,但又忍不住担心红儿出嫁之后,自己和璞璞的生活会不会变冷清?

——

此时,坐上马车的红儿忍不住满心兴奋,心跳得很快。

马蹄嘚嘚嘚,车轮子滚动,她的浑身血液也跟着奔腾。

王俏儿主动拉住红儿的右手,翻转手心,给她看手相,一边看,一边憋不住笑,故意一惊一乍地说:“哎呀,这姻缘线是怎么回事?”

红儿顿时紧张,脸都吓白了,问:“怎么了?哪里不好吗?”

王俏儿“噗嗤”一声,笑道:“我逗你玩的,其实这姻缘线好极了。”

红儿顿时放心了,掩嘴笑。

如果没有别人在场,她肯定一个人哈哈大笑。但当着这么多熟人的面,她提醒自己矜持一点。

赵宣宣也眉开眼笑,觉得红儿单纯有趣,像朵灿烂的向日葵一样。

原本她因为这场丧事而难过,此时却又为红儿和方哥儿的甜蜜感情而欢喜。

悲伤在前,欢喜在后,后来者居上,于是前面的悲伤化成飘散的云烟,只剩下淡淡的影子。

马车到达目的地之后,乖宝和巧宝手牵手,迫不及待地去找立哥儿。

红儿则是紧张地期盼方哥儿的出现,不过她初来乍到,不敢到处去找他。

赵宣宣带她回后院,给她安排客房,笑问:“你这包袱里是不是装着给方哥儿的礼物?”

红儿害羞地笑,点头。

其实,她担心小方大夫不喜欢这份礼物。

赵宣宣好奇地问:“你送什么给他?”

红儿连忙打开包袱,把自己亲手做的布鞋拿出来。

赵宣宣一边看,一边挑眉,推心置腹地说:“相比鞋子,大家一般更珍惜体面的衣衫、帽子、腰带。比如,一个漂亮帽子可以戴很多年,即使不想戴,也可以天天放枕头旁,睹物思情。”

她说得含蓄、温和,没直接说送鞋子不好。

红儿被这么一点拨,眼睛一亮,拼命点头,笑着说:“我下次就给他做帽子!做我们大同府的帽子,冬天可以暖耳朵。”

赵宣宣心想:孺子可教也!

于是,她进一步鼓励:“这个心意不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