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2340章 月光再圆再亮,也有照不到的阴暗

第2340章 月光再圆再亮,也有照不到的阴暗(1/2)

目录

等鹅宰好了,柳秋菊喊张金花一起去厨房准备饭菜,睿宝主动去洗菜、烧火。

柳秋菊笑眯眯,说:“不用你干这些,你去玩,去玩……”

张金花悄悄翻白眼,心想:老东西,又偏心!我家哪个孩子不干活?

等到吃午饭时,张金花旧话重提,让赵理抽空见一见她帮元宝挑选的新夫婿,顺便把那个人大夸特夸。

赵理一边给赵高和赵义斟酒,一边敷衍道:“不见!”

张金花的鼻子顿时冒粗气,强硬地说:“你不见,那就是不给嫂子面子!”

“你还没见,哪里晓得我挑的人好不好?”

赵义抓着筷子,左看右看,瞅瞅弟弟,又瞅瞅妻子,眼睛忙,脑子也忙,小声说:“这么多好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

张金花抬起脚,在桌子

这时,赵高抿一口酒,说:“见一见也好,元宝哪能真的不嫁人?”

“改嫁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我听说,上千年前,有好几个皇帝的娘就是改嫁的。”

赵理笑一声,皮笑肉不笑,说:“爹,你好好喝酒。别的事,今天不提。”

“一言不合,容易吵起来。今天过节,家和万事兴。”

睿宝机灵,连忙夹一大块黄酒焖大鹅,放赵高碗里,说:“爷爷多吃肉。”

赵高对睿宝笑,然后又斜睨赵理一眼,无可奈何,暗忖:小子翅膀硬了,不听我的话!

——

吃饱后,妇人和孩子们都离席了,但赵高、赵义、赵理父子三人依然围坐在桌旁,面前的酒碗空了又添,酒气四溢,边喝边聊天。

其中,赵义喝得最多,脸红红的,说话变成大舌头。

几个小孩跑来跑去,笑嘻嘻。

眼看时候不早了,赵理起身告辞,说还要去给岳父岳母送中秋礼。

柳秋菊追到马车旁,依依不舍,关心地问:“夜里回来睡吗?我给你们铺好床。”

在其他孩子的羡慕目光中,睿宝已经骑到马背上了。

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凑过来玩马儿,赵理连忙把他们拉开,顺便答道:“娘,不用,我今晚住岳父家,免得跑来跑去。”

对此,柳秋菊显得不乐意,嘴巴嘀嘀咕咕,小声啰嗦,认为赵理不应该住岳父家,应该回来住。

赵理懒得计较,骑马走了,小厮在后面驾驭马车,马车上还装着许多礼物。

——

对王玉安和王舅母而言,这个中秋节的上半天过得冷冷清清,唯一的热闹就是猪圈里的猪在嗷嗷叫。

一个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像往常一样辛苦干活。吃午饭时,桌上菜碗里甚至没一块肉。

饭后,王舅母坐着小板凳,手拿大刀,用大刀剁青菜。大刀撞砧板,“砰砰砰”响个不停。

用碎菜喂鸡鸭鹅,喂猪。

她脸上的皮肉往下沉,闷闷不乐。

心里琢磨那些不孝子孙,不回来陪自己过中秋,但嘴上懒得说。

说给院子里的鸡鸭鹅、猪和牛听吗?有什么意思呢?

她不禁回想起多年前,婆婆王老太还活着时,小姑子玉娥带许多礼物回来过中秋,一家子热热闹闹,说说笑笑。

哎!现在比不上以前了!

恰好天上的太阳突然隐入云里,变成阴天,下午又起风,秋风转凉。

王舅母顿时感觉凄凉,冷冷清清,眼睛变得湿润。

忽然,她听见孩子的喊声:“外婆!外公!”

她愣一下,手中剁菜的大刀暂停,以为自己耳朵产生错觉了。

直到睿宝笑嘻嘻地跑到她面前,她才大吃一惊,回过神来,连忙搁下刀,把双手往裤子上擦一擦,然后拉住睿宝的胳膊,笑道:“哎哟!睿宝咋有空回来了?今天不用上学啊?”

睿宝摇头,笑脸灿烂,说:“想外婆,就回来了,爹爹也来了。”

赵理正在堂屋门口跟王玉安说话,王玉安转忧为喜。

傍晚,王猛、韦春喜和顺哥儿一家三口关闭铺子,也往王家村走。

王猛脸色难看,一边赶路,一边跟韦春喜吵嘴。

因为他早就对韦春喜叮嘱,让她留半边烤鸭,带回家孝敬爹娘。

但韦春喜全给卖了,留了个毛。

王猛越想越气,忍不住发火。

韦春喜理直气壮地辩解:“客人非要买烤鸭,我如果不卖,岂不得罪人家?”

“何况,家里养那么多鸡鸭鹅,公公婆婆如果想吃鸭子,随便宰一只就行了!”

王猛的火气更旺了,说:“爹娘自己养的鸭子,跟咱们送的烤鸭能一样吗?你咋一点孝心也没有!”

顺哥儿被迫在旁边听他们吵架,变得愁眉苦脸,从小孩变成小老头儿。

韦春喜自知理亏,但嘴硬,不肯服软,于是又反驳:“你有孝心,你咋跑外地去?你自己算一算,这半年你回家几次?你上不养老的,下不养小的,有什么资格教训我?”

这下子轮到王猛理屈词穷了,喉咙仿佛被噎住,堵着一口气,气得脸红脖子粗。

韦春喜也生气,暗忖:孩子爹以前守夜,赚钱少,嗓门就没这么大。如今在洞州卖米粉赚钱多,就抖上天了!想爬我头上去?没门!

夫妻俩之间的争斗,看不到尽头。

眼看王家村就在眼前,顺哥儿开始撒欢,一路飞奔。

“爷爷!”

“顺哥儿也回来了!”王玉安笑容加深,更加欢喜。

王舅母正在厨房里炒菜,听睿宝说舅舅一家也回来了,她连忙大声喊:“孩子爷爷,再杀一只鸡!快点!”

人一多,家里的气氛彻底改变了。

韦春喜勤快,去厨房给婆婆帮忙。

王舅母高兴,婆媳俩说说笑笑。

等到吃饭时,睿宝和顺哥儿往饭碗里夹菜,然后结伴去门外,一边吃饭,一边抬头看月亮,说些孩子气的悄悄话,讨论天上究竟有没有玉兔?嫦娥有没有变成老太婆?

饭桌旁的大人们则是聊些现实的问题。

王舅母问:“王猛,一天赚多少钱?”

王猛顿时喜上眉梢,笑道:“两三百个铜板一天。”

王舅母和王玉安对视一眼,明显吃惊。

韦春喜没有高兴,反而脸色变黑,往嘴里塞饭菜,就像吃仇人一样,暗忖:赚再多,有什么用?全变成他的私房钱了。

王玉安在心里算一算,有点不相信,说:“不是吹牛吧?”

王猛“噗嗤”一声,说:“这次保证没吹牛。”

赵理笑道:“大哥的米粉生意确实好,薄利多销。洞州人多,生意好做。”

王舅母转念一想,对王猛说:“既然生意好做,就赶紧把洋洋找回来,让他跟你一起做米粉生意。”

王玉安也有这个意思,附和道:“免得他在外面游荡,跟些不三不四的人学坏。”

王猛的笑容消失殆尽,说:“我找不到他,干脆也懒得找了,随他去,爱干啥干啥,反正我不指望他了!”

气氛顿时变得不愉快。

赵理察言观色,不想干涉此事,于是学孩子们,多往碗里夹菜,端碗去门外吃,顺便逗睿宝和顺哥儿说笑。

留在桌旁的四人继续说王洋,因为意见不合,越说越像吵架。

天上的月亮虽圆,虽亮,但这世上永远有它照不到的黑暗角落,特别是人的内心深处。

王猛、韦春喜、王舅母和王玉安不知道的是——王洋和梅家兄弟卖丹药时遇到大方的金主,所以他们正吃香的,喝辣的,快活似神仙。

家里人讨论王洋的将来,王洋却把家里人抛在脑后,双方之间缺乏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玄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