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张应昌赴湖宿山区剿贼(下)(2/2)
这王老二在领着后勤协走的时候给中后两营留了三个月的补给之外,还额外的给张应昌组建的这两千本地贼营留了一个月的补给,再加上这英山三贼营的七千石粮食,在粮草上老张那是丝毫不发愁的。
不仅如此,这老张在从潜山县总部临行前来上任的时候,还向王大帅申请了三万两银子的剿贼经费。
王大帅对此直接就拨了五万两给老张,并告诉老张只要能够平定宿湖两县的局势,再拨给他五万两也没有问题。
不过这后来老张拿着王大帅的条子去找王老二领钱的时候,王老二只拨给他四万两银子,然后告诉他不够的话再申请,先就拿这么多。
虽然说这铁营招募的英山、湖宿四大贼营给足了他们粮食吃,但那也只能让他们安守本分在哪里站岗不到处乱跑,但想要让他们超常发挥点作用就很难办到,毕竟这一天吃三斤粮食玩什么命啊!
老张在明军当了那么多年的将帅,自然是懂得这个浅而易见的道理,所以为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那就必须得拿出赏银来激励他们。
也正是因为老张真金白银的往河河谷中的一个集镇岩镇,准备从这里过境往宿松县那边窜。
那当时驻扎在此地的是英山县三贼营之一“鹰字营”的三百喽啰兵,这三百喽啰兵为拿老张的巨额赏银,硬是凭着三百兵力挡了这两千人一个多时辰,等来了后面铁营的追兵。
战后老张那也是说话算话,死了的赏三十两,伤了的赏十两,活着的每人奖三两,领头的贼营把总、管队奖一百两到五十两不等。
这剿贼经费除了用于奖励之外那就是用于收买山区内的山民和土寇,这老张之所以能搞清楚那敌对土寇的藏身洞,除了铁营的情报系统给力之外。
就是这老张舍得花钱,那动不动就是几百两银子砸下去,把那些山民和土寇砸的那是晕头转向,给铁营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
这一点上老张比王老二强的多,那王老二抠抠搜搜的不肯花钱,而老张则是把申请来的经费当成流水一样的往外撒。
当然,这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这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那肯定是大方的很。
过去老张在明军那边当官的时候,上面不给这方面的活动经费,那老张同样也是像王老二那样抠抠搜搜的不肯花自己的钱。
...
这军事打击取得一定的成效之后,那肯定是不能继续再接着打击了,总部那边就只给他一个月的钱粮资源,而这宿湖两县叛乱的土寇有将近二十家,要想彻底清剿干净最低也需要好几个月。
所以这接下来那就是政治上的孤立,所谓政治上的孤立,说白了就是拉拢一批打击一批,这拉拢那就是张应昌给王铁提到的“抚”。
这老张剿灭几家土寨山寨之后便停止了军事行动,转而是派人进山联络那些反叛的墙头草,对他们晓以利害谕以祸福。
告诉他们铁营可以原谅他们的叛乱行为,并且还能与他们重新签订盟约在这山中继续共存下去,只要他们与那几个顽固派划清界限且配合铁营镇压他们。
这些反叛的墙头草那也被老张的这一套组合拳给吓唬住了,害怕自己成为铁营的下一个针对目标,于是纷纷向铁营再次投诚与那些顽固派划清界限。
老张的这一张招抚牌打出去,那宿湖两县的局势立刻便翻转,那反叛土寇瞬间就只剩下那几家与官府牵扯过深的顽固派了。
...
军事打击和政治孤立都取得效果之后,老张接下来就是进行经济封锁,这几家顽固派反叛土寇都颇有一些实力,铁营强行进剿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伤亡。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颇有一些实力,那山寨里面的喽啰也不少,日常的粮食消耗量非常的大,老张在招抚了这些墙头草之后,这防堵网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那有敢向这些顽固派提供粮草的山民和商人,今天往山里运粮食,明天就有可能被察觉,后天铁营的弟兄就上门去割脑袋。
这老张割了一茬不要命的脑袋之后,那也就没人敢偷偷的运粮食给这些顽固派,时间一长这些顽固派内部便因为粮草问题发生内讧。
最后这些顽固派要么就是因为内讧过度导致解体自动消亡,要么就是在山里混不下去跑出山去向官府投降,或者是像铁营再次投诚,一个月的时间不到,张应昌便将这宿湖两县的叛乱平息。
这老张剿了半辈子的贼,那就从来没有像这回一样剿的痛快,毕竟这种富裕仗他以前也是从来没有打过的。
铁营为了平定这宿湖两县的叛乱,所耗费的钱粮及各项开支总计折银超过了十万两,相当于铁营的弟兄一年白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