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衔柳 > 贰佰叁拾 拟旨

贰佰叁拾 拟旨(1/2)

目录

老太监将身子伏得更低,几乎贴在地面上,声音却依旧平稳地陈述着利害:“陛下息怒。只是……陛下,如今这‘德行’圭臬,是柳氏自己立起来的,更是天下人帮她立起来的。她将这圭臬双手捧到了陛

他稍稍抬头,窥了一眼皇帝的脸色,继续小心翼翼地说道:

“陛下若接下,此圭臬便成了陛下教化天下的明证,是柳氏沐浴在您的恩光雨露之下才得以成器。她所有的声望,最终都将汇聚于陛下的圣明之上。”

“可陛下若……拂开不顾,”老太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这圭臬落在地上,碎了。碎的不仅是它本身,更是……天下士林百姓对‘德行终有报’的念想。届时,民怨所指,恐非柳氏,而是……而是让这圭臬摔碎的人啊。”

他句句未提逼迫,句句皆是逼迫。他将背后一切赤裸裸地摊开:接纳,则双赢;拒绝,则皇帝独自承受“容不下德行”的恶名。

皇帝死死盯着伏在地上的老太监,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将他看穿。殿内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铜漏滴答,一声声敲在人心上。

良久,皇帝眼中翻涌的怒意慢慢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与冰冷的理智。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桌面。

他何尝不知这是阳谋?柳烟桥,或者说她背后可能存在的推手,给他出了一道他几乎无法拒绝的题。

“呵……”皇帝忽然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她一个将军府婢女,也配称‘德行圭臬’?!”

老太监跪伏于地,不敢再出声。

皇帝还欲说些什么,可下一刻,便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攫住。他身形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下意识地伸手撑住了沉重的御案,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眼前有瞬间的金星乱舞,耳边也响起了细微的嗡鸣。

这已是本月来的第二次了。

“陛下?”一直密切关注着皇帝的老太监立刻察觉到了异样,连忙上前一步,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

皇帝闭目凝神,深吸了几口气,那阵不适感才缓缓退去。他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但眉宇间那抹难以驱散的疲惫,以及方才刹那的虚弱,却已落入了殿内几个心腹的眼中。

“无事。”他声音依旧平稳,但细听之下,中气似乎不如以往充足,“今日……便到这里吧。”

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传周明……晚些时候来给朕请个平安脉。”

“老奴遵旨。”老太监躬身应下,心头微动。陛下近来传唤太医请脉的次数,似乎愈发频繁了。

太监领命而去,不多时,太医院判周明便提着药箱,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他行走间自带一股草药的清苦气息,仿佛其本人就是一味精心炮制、药性难辨的药材。

“臣周明,叩见陛下。”他叩首行礼,声音平和。

皇帝靠在龙椅上,略显疲惫地伸出手腕。周明上前,手指精准地搭上皇帝的腕间,恭谨而专注。

就在他凝神把脉时,皇帝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因气短而产生的微弱嘶哑:“周明,柳氏家中悬挂的那些自省文字,你可还记得?”

周明诊脉的手指稳如磐石,没有丝毫颤动。他依旧垂着眼,恭敬回道:“回陛下,大致记得。”

“你以为如何?”皇帝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帝王独有的、仿佛能压碎人心的重压。

周明沉默了片刻,像是在仔细回忆,随后,答道:

“回陛下,臣观那些字迹,笔力虚浮,墨色不均,应是伤后体弱、气力不济时所书。至于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