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气球大战(1/2)
此时,一辆最新款的大夏龙式坦克中,驾驶员洪襄正摆弄着操纵把,作为这辆钢铁巨兽的大脑,在战时他需要注意侦察气球发出的信号,用以及时的撤退和进攻。
龙式坦克大体可以分为车头这个动力装置和车厢的战斗小组,车头载员两人,除了驾驶员外另有一名锅炉工,后者负责及时给那台百匹马力的大型蒸汽机添加燃料,还要身兼处理各种故障的能力。
从外观上而言,龙式坦克的模样依稀可以看出第一代铁甲车的模样,只是在几个关键位置有了变化,例如原本的实心橡胶材质车轮变成了履带,开放式的后车厢变成全包围,只留下几个射击孔,除此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顶部那尊特制的后膛炮,威力与常规的六斤野战炮无异。
由于自重过大,六斤炮已经是龙式坦克能负载的极限,在战斗人员俱全的满负载情况下,这玩意的速度并不快,甚至还比不上快速奔袭的骑兵,但好在机械这种东西不用休息,只要燃料重组即可,而战斗人员则可以在车厢内养精蓄锐。
总体而言,这种蒸汽坦克还比较原始,大致相当于装甲车加自行火炮的功能,其装甲可以免疫常规火枪和弓箭,对小口径的火炮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至于大口径的火炮嘛,由于其射速很慢,是很难在战场中击中这么一个会移动的物体的。
除了龙式坦克外,装甲军团中还配备了另一种功能特殊的战车,此物的体积要比坦克小不少,自重较轻车厢亦采用敞篷式,内载五名战斗人员,橡胶车轮的适应性虽然不如履带,但胜在行动迅捷,这玩意被称之为铁甲突击车,用以弥补坦克机动性不足的缺陷。
目前,大夏也只有这一个装甲军团而已,共计七十多辆坦克和二百多辆的突击车,大致相当于一个师的规模,而在军部未来的五年计划中,大夏至少还要再打造六个装甲师。
此时的辽东已极为寒冷,好在蒸汽机给坦克提供了一些热源,这使得驾驶员洪襄的心情非常不错,第一次上战场的他十分渴望建功立业,毕竟为了学习驾驶坦克这项本领,他可是付出了许多的。
数十年前的张献忠攻襄阳时,从当地抓了不少流民百姓充当炮灰,那时的洪襄母亲便在西军的驱赶下抱着他上了战场,结果可想而知,迎接这些流民的是守城部队猛烈的炮火和箭矢。
再之后,他与另一名女童被好心人从尸山血海中捡了出来,长大后便随了养父的姓,养父给他起了一个“襄”字为名,是为了让洪襄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洪襄已是三十多岁的知命之年,而姐姐早已嫁人生子过得很好,养父靠拉车将这姐弟两拉扯大,随后在其资助下洪襄上了机械学院,并通过考试进入装甲军团成为一名光荣的驾驶员。
实际上,养父对于他参军是一直保持反对态度的,从幼时起,洪襄便不止一次的从对方嘴里听到战争的残酷,在那种血肉磨盘中,大部分人只会悄无声息毫无意义的死去,跟一条狗没有任何区别。
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帝国正处于开括阶段,建功立业光耀门庭这是无数男儿的梦想,而又有什么能比军功更光荣,更容易跨越阶级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