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3章 麟趾呈祥(318)(2/2)
“不好,能量已经失控了,再这样下去,整个地下神庙都会坍塌!”我大喊道。就在这时,被制服的一个人突然开口:“只有用‘星象密码’才能稳定‘星核能量’,否则谁也救不了这里!”
我们立刻追问“星象密码”的下落,那人却只说密码藏在太阳门的星象图案中,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触摸图案中的星星才能激活。我和师父对视一眼,决定兵分两路——师父留在地下神庙稳定能量,我立刻返回地面,寻找“星象密码”。
我沿着石阶飞速向上跑,刚冲出洞口,就对外面接应的老周和埃娃大喊:“快,太阳门的星象图案里有‘星象密码’,需要按照特定顺序触摸星星,否则地下神庙就要坍塌了!”
埃娃立刻拿出太阳门的星象图,指着图案中的星星说:“根据艾马拉人的传说,‘星象密码’对应的是蒂华纳科文明崇拜的五大星座,按照‘太阳、月亮、金星、火星、木星’的顺序触摸,就能激活密码。”
我们立刻来到太阳门的正面,按照埃娃所说的顺序,依次触摸门楣上对应的星星图案。当我触摸到最后一颗“木星”图案时,太阳门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蓝光,蓝光顺着地面的裂缝传入地下神庙。很快,老周的对讲机里传来师父的声音:“能量稳定了!水晶球的光芒恢复正常了!”
我们都松了口气,立刻返回地下神庙。主殿的震动已经停止,水晶球的光芒变得柔和,蓝色液体也不再渗出。师父正围着石台,仔细观察着水晶球:“‘星核能量’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它不仅能与星象沟通,还能影响地球的磁场,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将被制服的四个人交给当地警方,通过审讯得知,他们是“文明重构会”的残余势力,受一个代号为“星使”的人指挥,前来提取“星核能量”,用于启动一个名为“星空之门”的装置,据说这个装置能打开通往外星文明的通道。而且,他们还提到,“星使”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其他与“星空”相关的古代文明遗址,试图收集更多的“星核能量”。
“看来‘文明重构会’的阴谋还没有结束,”老周皱着眉头,“我们必须尽快通知联盟总部,加强对全球古代文明遗址的保护,尤其是与星象相关的遗址。”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协助埃娃和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地下神庙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并在太阳门和地下神庙周围安装了最先进的安保系统和能量监测设备,确保“星核能量”不会再被人觊觎。埃娃看着修复好的地下神庙,感激地说:“谢谢你们,是你们保护了蒂华纳科文明的瑰宝,也保护了我们艾马拉人的信仰。”
在离开蒂华纳科遗址的前一天,我们站在太阳门旁,看着夕阳下的遗址,远处的安第斯山脉被染成了金色,与地下神庙中水晶球的光芒交相辉映。埃娃送给我们一本用艾马拉文撰写的《星象秘典》,里面记载了蒂华纳科文明对星象的研究和“星核能量”的秘密:“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们,阻止那些破坏文明遗产的人。”
我们的下一站是英国的巨石阵遗址。联盟总部传来消息,巨石阵附近最近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而且有目击者看到穿着黑色斗篷的人在夜间活动,怀疑是“星使”的手下在试图提取巨石阵的“星象能量”。
飞机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时,正值清晨。我们立刻驱车前往巨石阵,沿途的乡村风景如画,但我们没有心情欣赏,心里都在担心巨石阵的安全。巨石阵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由几十块巨大的蓝砂岩组成,排列成圆形,据考证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关于它的用途,至今仍是一个谜。
当地考古学家托马斯早已在巨石阵遗址门口等候,他的脸色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凝重:“昨天夜里,巨石阵中的几块巨石突然发生了位移,位移的方向与星象的位置完全一致,而且巨石周围的地面上,也出现了与蒂华纳科遗址相似的蓝色液体痕迹。”
我们跟着托马斯走进巨石阵,只见几块巨大的蓝砂岩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地面上有明显的拖拽痕迹,痕迹旁边散落着一些蓝色的液体。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剧烈跳动,源头正指向巨石阵的中心位置。
“‘星使’的目标是巨石阵中心的‘能量核心’,”师父指着巨石阵的中心,“根据史料记载,巨石阵的中心曾经有一块名为‘太阳石’的神秘石头,能吸收和释放星象能量,后来不知去向。‘星使’很可能是想通过移动巨石,找到‘太阳石’的下落。”
我们在巨石阵周围展开了细致的搜索,终于在一块巨石的底部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洞口。洞口很小,只能容一个人爬行通过,洞口周围的泥土上留着新鲜的脚印,还有蓝色的液体痕迹。
“我进去探查,你们在外面接应,”我拿起手电筒,钻进洞口。洞口内部很狭窄,只能匍匐前进,泥土中混杂着蓝色的液体,散发出淡淡的能量气息。爬了大约十米,洞口突然变得宽敞,前方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石室。
石室的中央有一个石盒,石盒里放着一块拳头大小的黄色石头,石头表面刻着星象图案,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太阳石”!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正蹲在石盒旁,手里拿着仪器,试图提取“太阳石”的能量。
“‘星使’?”我开口问道。那人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苍白的脸,眼睛里没有任何神采,仿佛被某种能量控制:“你们阻止不了我,‘星空之门’很快就要打开了,到时候,人类文明将迎来新的纪元!”
说完,他突然按下仪器的按钮,“太阳石”的光芒瞬间变得强烈,石室的墙壁开始震动,蓝色的液体从裂缝中渗出。我立刻冲上去,想要夺过仪器,却被他一把推开。我们扭打在一起,仪器掉在了地上,摔成了碎片。
“太阳石”的光芒渐渐减弱,但石室的震动并没有停止。我知道,必须尽快将“太阳石”带回地面,否则石室随时可能坍塌。我抱起石盒,转身就往洞口跑,刚爬到洞口,就看到老周和师父正在外面接应。
我们将“太阳石”交给托马斯,托马斯激动地说:“‘太阳石’失踪了近千年,没想到今天竟然能重新找到它!有了它,我们就能解开巨石阵的诸多谜团,也能更好地保护这里的能量平衡。”
然而,我们知道,“星使”虽然暂时撤退,但他肯定还会继续寻找其他与星象相关的文明遗址。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又先后前往了埃及的阿布辛贝神庙、印度的科纳克太阳神庙等与星象相关的遗址,协助当地文物保护部门,阻止了“星使”手下的多次袭击,保护了多处珍贵的文明遗产。
在一次与“星使”手下的搏斗中,我们缴获了一份加密文件,经过联盟技术部门的破解,我们得知“星使”的最终目标是位于南极洲的一座远古文明遗址,那里藏着“星空之门”的核心装置,只要集齐所有“星核能量”,就能打开“星空之门”。
“我们必须立刻前往南极洲,”我看着解密后的文件,“这是我们阻止‘星使’的最后机会,绝不能让他打开‘星空之门’。”
老周立刻联系联盟总部,调配了最先进的破冰船和极地科考装备。师父则在研究文件中的遗址地图,地图上标注的遗址位置位于南极洲的玛丽伯德地,那里是南极最偏远、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至今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
几天后,我们乘坐破冰船,朝着南极洲的方向驶去。船窗外的海面渐渐被冰层覆盖,远处的冰山在阳光下泛着蓝色的光芒,美丽而又危险。师父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冰山,若有所思地说:“根据文件记载,这座远古文明遗址比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都要古老,很可能是外星文明留下的遗迹。如果‘星使’真的打开了‘星空之门’,不知道会给地球带来什么灾难。”
我握紧了手里的“太阳石”,石头表面传来一丝温暖的能量,仿佛在给予我们力量。我知道,前方的挑战会更加艰巨,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破冰船在冰海中行驶了十天,终于抵达了玛丽伯德地。这里的气温低至零下六十摄氏度,狂风呼啸,能见度不足十米。我们穿上厚厚的极地科考服,乘坐雪地摩托,朝着遗址地图标注的位置驶去。
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遗址的轮廓——一座巨大的圆形建筑,一半埋在冰层下,一半暴露在风雪中,建筑的表面刻着与蒂华纳科遗址相似的星象符号,在风雪中散发着微弱的蓝色光芒。
“这就是‘星空之门’的核心装置,”老周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达到了顶峰,“‘星使’应该已经在这里了。”
我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建筑,建筑的入口处有两个巨大的石柱,石柱上刻着复杂的符号。就在我们准备进入建筑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你们终于来了,我等你们很久了。”
我们转过身,只见“星使”站在不远处的雪地里,手里拿着一个能量提取器,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星核能量’已经集齐,‘星空之门’很快就要打开,你们谁也阻止不了,”“星使”的脸上露出一丝疯狂的笑容,“今天,我将带领人类走向新的文明!”
说完,他转身走进建筑。我们立刻追了上去,刚进入建筑,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圆形装置,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蓝色的能量漩涡,周围放着六个能量核心,其中五个已经被激活,只剩下“太阳石”还没有放入。
“星使”正准备将“星核能量”导入装置,我们立刻冲上去,与他的手下展开了搏斗。建筑内的空间狭小,风雪从入口处灌入,能见度很低,战斗异常艰难。但我们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绝不能退缩。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战,我们终于制服了“星使”的手下,但“星使”已经将五个能量核心的能量导入了装置,蓝色的能量漩涡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建筑开始剧烈震动,冰层不断从顶部掉落。
“快,用‘太阳石’中和能量!”师父大喊道。我立刻将“太阳石”放入装置的凹槽中,“太阳石”瞬间爆发出强烈的黄色光芒,与蓝色的能量漩涡相互碰撞。两种能量在空中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整个建筑的震动达到了顶峰。
就在这时,“星使”突然挣脱了老周的束缚,冲向装置:“我不会让你们破坏我的计划!”他一把抓住“太阳石”,想要将它取出。我立刻冲上去,与他扭打在一起。在搏斗中,“太阳石”从我们手中滑落,掉在地上摔成了碎片。
“太阳石”的碎片散发出强烈的黄色光芒,与蓝色的能量漩涡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道耀眼的白光。我们被白光包围,失去了意识。
当我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破冰船的甲板上,老周和师父正焦急地看着我。“我们……成功了吗?”我虚弱地问道。
师父点了点头:“‘星空之门’的装置被摧毁了,‘星使’也不见了踪影,应该是被能量爆炸吞噬了。只是‘太阳石’碎了,我们失去了中和‘星核能量’的关键。”
我看着远处的南极洲,心里五味杂陈。虽然我们阻止了“星使”的计划,但“星核能量”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而且“太阳石”的破碎,让我们失去了保护星象文明遗址的重要工具。
在返回联盟总部的途中,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文物保护部门的消息,所有与星象相关的文明遗址能量都恢复了正常,“文明重构会”的残余势力也基本被清除。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和平,只要还有人觊觎古代文明的能量,威胁就会一直存在。
回到联盟总部后,我们将“星核能量”的核心分别送回各个文明遗址,并协助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建立了长期的能量监测系统。联盟秘书长在总结大会上,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用智慧和勇气,保护了人类的文明遗产,避免了一场全球性的灾难。但文明保护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大会结束后,我和师父、老周站在联盟总部的露台上,看着远处的城市夜景。老周笑着说:“接下来,我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吧?”
师父摇了摇头,拿出一份新的考古报告:“根据最新的发现,在太平洋的某个无人岛上,发现了一座未知文明的遗址,遗址内的能量波动异常,很可能藏着新的文明秘密。”
我接过报告,看着上面的遗址照片,照片中的建筑风格与之前见过的任何文明都不同,充满了神秘的气息。我知道,新的挑战又开始了。
“那还等什么?”我笑着说,“我们出发吧!”
师父和老周相视一笑,我们收拾好行李,再次踏上了文明保护的旅程。世界很大,还有很多未知的文明遗产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保护。
太平洋的海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拍在科考船的甲板上。我手里攥着那份考古报告,目光落在照片里那座无人岛的遗址上——画面中,几块巨大的玄武岩石柱呈环形排列,石柱顶端雕刻着类似海洋生物的图案,在夕阳下泛着青黑色的光泽,与周围的椰林和沙滩形成鲜明对比。老周正在驾驶舱里调试卫星定位系统,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岛屿的坐标,师父则蹲在甲板上,用放大镜研究着报告里附带的岩石样本照片。
“根据联盟提供的初步探测数据,这座岛屿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海沟附近,从未出现在任何航海地图上,”老周转过身,指着屏幕上的红点,“当地的渔民称之为‘海神岛’,传说那里被海神诅咒,靠近的船只都会神秘失踪。直到上个月,一场台风摧毁了岛上的部分植被,这座遗址才被卫星偶然拍到。”
师父放下放大镜,眉头微蹙:“你们看这些岩石样本的成分,含有大量的深海硅质岩,这种岩石通常只存在于海底两千米以下的区域,却出现在岛上的石柱中,说明这座岛屿很可能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而这些石柱,或许是远古文明用来与海洋沟通的‘海神祭坛’。”
科考船在海上行驶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四天清晨抵达了“海神岛”。岛屿比照片中更加壮观,环形石柱群位于岛屿的中央,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热带雨林,林间不时传来未知鸟类的鸣叫。我们乘坐冲锋舟登上岛屿,刚踏上沙滩,就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能量波动——与我们之前在蒂华纳科遗址和巨石阵感受到的不同,这种能量带着海洋的温润,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空气中流动。
当地向导塔加是一位皮肤黝黑的汤加人,他手里拿着一串用贝壳制成的项链,神色紧张地跟在我们身后:“我的祖父告诉我,这座岛上有‘海神的守护’,任何打扰海神的人都会受到惩罚。昨天夜里,我还看到石柱群周围泛着蓝色的光,像是有很多鱼在围着石柱游动。”
我们跟着塔加穿过热带雨林,朝着石柱群走去。沿途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贝壳和珊瑚碎片,这些碎片的排列方式很有规律,像是人为摆放的路标。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了石柱群——十二根玄武岩石柱呈正圆形排列,每根石柱高约十米,顶端的海洋生物雕刻栩栩如生,有的像海龟,有的像鲸鱼,还有的像远古的三叶虫。石柱群的中央,有一口圆形的水池,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泛着淡淡的蓝色光芒。
老周打开地质探测仪,屏幕上的能量曲线立刻达到了顶峰,能量源正是来自中央的水池:“这里的能量强度远超我们之前遇到的任何文明遗址,而且能量的波动频率与海洋潮汐完全一致,说明‘海神文明’很可能掌握了利用潮汐能量的技术。”
我走到水池边,蹲下身,用手指轻轻触碰水面。指尖刚一接触,水面就泛起一圈圈蓝色的涟漪,涟漪扩散到石柱上,石柱顶端的雕刻突然发出微弱的光芒,像是在回应我的触碰。师父看到这一幕,眼睛一亮:“这些石柱和水池组成了一个能量共鸣装置,只要触发特定的‘信号’,就能激活整个装置。”
就在这时,塔加突然指着水池中央,大喊道:“快看!水里有东西!”
我们朝着水池中央看去,只见水面下缓缓升起一个透明的水晶盒,盒子里放着一颗蓝色的珠子,珠子里仿佛有水流在流动,散发着与水池相同的蓝色光芒。“这就是‘海神能量’的核心——‘潮汐珠’,”师父激动地说,“有了它,我们就能解开‘海神文明’利用潮汐能量的秘密。”
我小心翼翼地将水晶盒从水池中取出,刚打开盒子,周围的石柱突然剧烈震动,顶端的雕刻光芒大作,水池里的水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塔加脸色惨白,拉着我们的胳膊说:“不好,我们惊动了海神!快离开这里!”
我们刚转身,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回头一看,只见石柱群周围的地面开始塌陷,海水从裂缝中喷涌而出,很快就淹没了水池。老周立刻打开卫星电话,联系科考船:“我们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刻撤离!”
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一阵电流声,科考船的信号突然中断了。“肯定是能量波动干扰了信号,”师父大喊道,“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其他撤离路线!”
我们跟着塔加朝着岛屿的另一侧跑去,沿途的地面不断塌陷,海水像追着我们一样上涨。跑了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一处悬崖边,悬崖下方是汹涌的海浪,科考船就在远处的海面上,但由于信号中断,他们无法看到我们。
“我们必须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老周从背包里掏出信号弹,朝着天空发射。红色的信号弹在天空中炸开,远处的科考船终于发现了我们,开始朝着悬崖的方向驶来。
就在我们以为安全的时候,悬崖下方的海水突然掀起巨大的浪花,浪花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黑影——那是一头体型远超普通鲸鱼的生物,它的背上背着一个金属装置,装置上刻着与石柱顶端相同的海洋生物图案。“是‘海神守护者’!”塔加惊恐地喊道,“传说它是海神的坐骑,负责守护这座岛屿!”
“海神守护者”发出一声巨大的鸣叫,朝着科考船冲去。科考船的船长立刻下令调转方向,但“海神守护者”的速度太快,很快就追上了科考船,用头部撞击船身。船身剧烈摇晃,甲板上的设备纷纷掉落,情况十分危急。
“我们必须激活‘潮汐珠’的能量,与‘海神守护者’沟通,”师父看着我手里的水晶盒,“‘海神文明’创造它,或许不只是为了利用潮汐能量,还为了与海洋生物建立联系。”
我立刻打开水晶盒,将“潮汐珠”举过头顶。“潮汐珠”在阳光下发出强烈的蓝色光芒,光芒顺着悬崖下方的海水扩散,笼罩住“海神守护者”。“海神守护者”的动作突然停止,它抬起头,朝着“潮汐珠”的方向发出一声温和的鸣叫,显然是接收到了能量信号。
我尝试着用意念与“海神守护者”沟通,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段画面——远古时期,“海神文明”的人们与“海神守护者”共同生活在这座岛屿上,他们利用潮汐能量建造城市,与海洋和谐共处。后来,一场巨大的海啸摧毁了城市,“海神文明”的人们将“潮汐珠”藏在水池中,让“海神守护者”守护着岛屿,等待着能够理解他们文明的人出现。
画面消失后,“海神守护者”朝着我们点了点头,转身潜入海中,消失不见。我们终于松了口气,科考船也顺利地停靠在悬崖下方,我们通过绳梯登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