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好莱坞:导演旋风 > 第970章 祖孙出游

第970章 祖孙出游(2/2)

目录

许多国际巨星,如伊丽莎白·泰勒、索菲娅·罗兰,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大角斗场外围的拱廊下早已挤满了游客,各国语言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的和谐。

随着古氏祖孙三人到来,变得更加热闹沸腾,安保人员提高警戒,随着人流缓缓前行,前方的人群如潮水般向两侧分开。

好莱坞第一家庭成员的出现,如同一颗流星坠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由一位本地导游陪同。

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小古笛只是礼貌地点头致意,在这方面,父子俩都表现的很平易近人。

反观古依依,仿佛四周没有任何人一般,只在意嘴里的点心小吃。

进入斗兽场内部,导游低声为他讲解着角斗士的历史。

斗兽场的正式名称是“弗拉维圆剧场”,始建于公元72年,是古罗马帝国权力与娱乐的象征。

其设计之精妙,至今仍令建筑师叹服,80个拱门均匀分布,可容纳五万观众,地下通道如迷宫般纵横,曾是角斗士与野兽的囚笼。

抚摸着斑驳的墙面,指尖传来粗粝的触感,仿佛能触到那些湮没于尘埃中的呐喊。

“跟图片上面没区别,但也没什么可看的,”玛丽望着角斗场空旷和残破,一点都没有给导游面子。

导游用带着意大利口音的英语问道:“您觉得它更像荣耀,还是耻辱?”

玛丽一愣,竟不知该怎么回答,缺乏历史知识的她,还真不了解这座千年剧场的历史。

小古笛忙回答道:“或许是二者的交织。这里曾以血腥取悦民众,却也见证人类工程的巅峰。”

导游点头微笑:“正如罗马本身,伟大与残酷并存。”

小古笛手指向中央的沙地,解释道:“角斗士的生死往往取决于观众拇指的朝向,民主的表象下,实则是集体暴力的狂欢。”

玛丽和古依依虽然顺着看过去,但一脸茫然,对她们而言,说一千道一万,这里还真没什么可看的。

电影巨制《角斗士》恰如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罗马的另一重维度。

媒体报道常将《角斗士》誉为“新千年史诗电影的复兴之作”。

影片中马克西姆斯(罗素·克劳饰)的悲壮命运,与罗马斗兽场的残垣断壁形成奇妙的互文。

站在竞技场的拱门下,恍惚间仿佛能听见观众的呐喊与铁器的碰撞,这并非纯粹的想象,而是电影通过视听语言赋予历史的“可感性”。

影片中,角斗士们的生死搏斗被表现为一种权力仪式,皇帝通过操控暴力来巩固权威。

这一叙事与历史学家玛丽·比尔德在《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中的分析不谋而合:“竞技场表演是政治权力的具象化。”

角斗场参观本应是沉浸式历史体验,却演变成一场媒体表演,祖孙三人每一步都被全球媒体的镜头捕捉,私人行程演变成一场公开的真人秀。

而祖孙下一站是梵蒂冈教廷,玛丽作为虔诚基督徒,人到罗马,必然要前去拜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