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浸泡式表演?(1/2)
《沙丘》中的哈克南男爵一角,以其阴鸷、残忍与病态的统治欲,成为整个故事中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反派。
在古旋风的角色设定中,哈克南男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邪恶符号”,而是对权力异化的深刻隐喻化身。
原着中,男爵的肥胖、病态与对香料(美琅脂)的贪婪,象征殖民主义与资源掠夺的腐朽本质。
古旋风通过视觉语言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隐喻,他的悬浮装置不仅凸显其身体的病态依赖,更暗示其权力凌驾于物理法则之上。
他在改编时刻意保留了男爵的复杂性。
“他并非单纯的暴君,而是一个精于算计的统治者,他的残忍是权力的工具,而非目的。”
这种设定使得哈克南男爵的邪恶更具真实感,也为其扮演者提供了丰富的表演空间。
其实,作为扮演者的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在接到角色后,也有过抗拒,而古旋风让他以“极简主义”诠释男爵的恐怖。
摒弃夸张的肢体语言,转而通过眼神、语调与微妙的停顿传递压迫感。
“斯特兰提出男爵的声音应该像‘毒液滴落’缓慢、粘稠,让人不适,这种表演极具挑战性,但斯特兰先生,能够精准的诠释,这是令人惊叹的演绎,”古旋风向记者评价说,
斯卡斯加德也向媒体透露了内心的想法:“当我第一次试装时,那套浸满油脂的袍子和苍白妆容立刻让我进入了状态,男爵的躯体是腐朽的,但他的意志像刀一样锋利,第一次感到很大的角色挑战,但目前还很顺利,至少维特先生是认可的。”
值得一提的是,男爵的悬浮场景实际由斯卡斯加德在特制支架上完成,后期再通过CGI擦除支撑物。
演员必须全程保持紧绷的肢体控制,以呈现“漂浮”的轻盈感与身体的沉重形成的反差,斯卡斯加德需要在特效辅助下,找到表演的“真实感”临界点。
例如,男爵的悬浮动作依赖CGI后期合成,但斯卡斯加德坚持在拍摄时使用实物参考,他被吊挂在特制支架上,以此确保眼神与手势的精准度。
此外,台词的呈现方式也需精心设计,哈克南男爵的声音低沉缓慢,带有一种黏腻的压迫感,斯卡斯加德通过改变呼吸节奏(模仿肥胖者的胸腔阻力)和刻意拉长元音,塑造出独特的声线。
然而,这种发声方式导致他多次在拍摄中缺氧,甚至一度失声。
这些还只是身体方面的考验的话,那么斯卡斯加德需每日花费4小时完成化妆,期间通过冥想进入角色。
“我必须忘记‘人’的移动逻辑,想象自己是一团缓慢蠕动的原生质。”
古旋风在反派塑造方面,一直都是独树一帜,与传统反派的话痨特质相反,哈克南男爵的台词很少却简洁,都是通过微观表情与空间调度传递威胁。
他要求演员通过眼睛来完成表演,就是所谓的“用瞳孔表演法”,像在处决叛乱者戏份里,男爵眼球向上翻动的瞬间使用特写捕捉,暗示其享受权力快感时的生理性战栗。
为了设计“反重力”肢体语言,古旋风在男爵这个角色表演上面,从不主动靠近任何人,而是通过悬浮装置居高临下地压迫对话者。
这种设计在拍摄“香料开采场训话”戏份时达到极致,演员被吊至6米高空,下方200名群演的真实恐惧反应被镜头直接捕获,构成心理学意义上的“垂直暴政”图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