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好莱坞:导演旋风 > 第1010章 卢卡斯的焦虑

第1010章 卢卡斯的焦虑(1/2)

目录

乔治·卢卡斯还在为此生心血之作《星球大战》,寻找延续其在新科幻电影时代的生命力,截止2018年,已经有多部续集和衍生作品。

从正统续集到动画剧集,从小说到漫画,再到真人外传电影,《星球大战》早已超越单一的电影系列,成为一个横跨多种媒介的庞大文化现象。

不仅延续了原初三部曲的精神内核,更通过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将星战宇宙拓展至前所未有的广度。

1977年,《星球大战:新希望》横空出世,以其革命性的特效、史诗般的叙事和深刻的神话内核震撼了世界。

乔治·卢卡斯的初衷是打造一部“太空歌剧”,一部融合了西部片、武士道和英雄之旅的科幻史诗。

然而,他未曾预料到,这个关于原力、绝地与西斯的故事会演变成一个横跨数十年、影响数代人的电影作品。

不过也几乎掏空他在后续电影创作生涯,或者说《星球大战》已经成为这位传奇电影大师的唯一标签和注脚。

“传递下去,必须将《星球大战》故事传递下去,”这就是乔治·卢卡斯在乔·罗播客节目里满怀期待的呼吁。

迪士尼在2012年全面收购《星球大战》版权以后,新的电影、剧集、漫画、小说和游戏不断涌现。

J·J·艾布拉姆斯执导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以怀旧与创新并重的方式重启了星战神话,不仅致敬了1977年的《新希望》,还引入了新一代角色,蕾伊、芬恩、波·达默龙和凯洛·伦。

该片至今已在全球狂揽20亿美元票房,证明了星战IP的持久魅力。

而后,莱恩·约翰逊执导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则大胆颠覆传统,挑战粉丝的期待,结果被现实狠狠扇一耳光。

也因为这种后续作品的起伏,才让乔治·卢卡斯在博客中发出的独白,这是一位创造者的焦虑与期许。

“我从未想过,《星球大战》会成为一个如此庞大的宇宙,”乔治·卢卡斯的声音在乔·罗播客中显得低沉而疲惫,却又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

这位年近八旬的电影大师罕见地敞开心扉,谈论起他对星战未来的复杂情感。

“它就像我的孩子,我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但如今,它已经不再完全属于我了。”卢卡斯坦言,迪士尼的收购虽然为星战注入了新的资本与活力,却也让他感到一种“失控的恐惧。”

他承认,自己曾对《原力觉醒》的怀旧风格感到欣慰,认为J·J·艾布拉姆斯“至少理解星战的核心”,那种英雄主义的浪漫与神话般的叙事节奏。

然而,《最后的绝地武士》的大胆颠覆却让他坐立不安。

“莱恩·约翰逊很有才华,但他的选择......太冒险了,”卢卡斯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

“粉丝的愤怒并非毫无道理,星战的意义在于传承,而非彻底的颠覆。”

卢卡斯的担忧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命题,经典IP如何在新时代存活?

《星球大战》诞生于1977年,一个电影特效刚刚起步、科幻题材尚未主流的年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