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家事和操心(2/2)
零零年代,别说北京,整个河北冬天的空气都差得离谱。先说秋收的时候,随着燃气灶的进一步普及,农村已经没有人烧秸秆了。那么多秸秆怎么办呢,直接堆地里放一把火烧掉就是了。
所以,每到秋收的时候,大地上浓烟滚滚,烟雾弥漫了整个华北平原,空气中全是烟熏火燎的味道。大晚上出门,举目依旧是一片白茫茫。
到一零年代的时候,国家禁止烧秸秆,要求还田。这样又出现了一个两个问题。秸秆还田,两三年内分解不了,庄稼种下去扎不了根,严重影响产量。再者,烧秸秆可以烧死里面的虫卵,又能肥田。不然的话,来年你就等着害虫泛滥吧。
对于禁烧秸秆的政策,孙朝阳是很反对的。农民种地不易,烧了五千年秸秆也没见谁怎么样了,偏偏现在就不行。你城里人嫌空气被污染了,想过农民的生活没有?而且,烧秸秆也就那几天,大伙儿互相担待一下就过去了。
等到秸秆烧完,天气冷下去,工业污染又来了。整个河北都是钢铁厂,加上冬季无风,眼前的白茫茫一片变成黑雾,空气中时刻弥漫着呛人的硫磺味。
在这一时期,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河北钢铁产量全国第一,唐山钢铁产量全省第一,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后来因为环保问题,大多数钢厂被一关了之,使得很多人失去工作,未免有点简单粗暴。这事,孙朝阳也是反对的。新鲜空气固然重要,但吃饭问题还是要放在首位的,西北风可填不饱肚子。“别说了”的马科长确实是个好官,可怜当时却被人当成了小丑。
孙朝阳听妻子提到女儿,就说:“喜悦的成绩好像不行,刚才我还和她聊过。明年高考,重本是上不了的。二本够呛,一不小心就得去念大专,真让人头疼。”
母女是前世的仇人,何情满面气恼:“这丫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读书怎么也开不了窍,从小学期就是个普通人。念到高中,尤其是高二文理分科后,直接到了末尾。你成绩不行也就罢了,好歹有个特长吧。她爸爸是文豪,偏偏作文差得要命。一篇《滕王阁序》半个月都背不下来,语文书里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更是一句不懂。好,写文章不行,跟和我学艺术好了。艺体生有加分,也好考。结果,从小五音不全。让跳舞吧,肢体动作也不协调。演戏,更别说了。前段时间,我让她去一个剧里客串个角色。鼓捣了一天,她拍的那条死活都过不了,导演直接放弃了。”
看到妻子气愤的样子,孙朝阳安慰她:“喜悦长得那么漂亮,导演是瞎子吗?”
“你是瘌痢头儿子看自己的好。”何情道:“喜悦长得漂亮是不假,可脑袋长得像你,天生不是做演员的料。”
孙朝阳摸了摸自己的头:“像我怎么还差了?”
何情解释说,喜悦的头长得有点大。如果去演习,一个大特写,那脸就把整个屏幕和银幕占满了,显得突兀。演员最重要的一点是头得小,你现实里看那些明星,都是巴掌脸。
孙朝阳苦笑:“那倒是,我闺女脑袋是有点大。看来文艺和写作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虽然说有我们父母铺路,可自己没那天赋,强送上马,就会搞成一场笑话,咱们应该接受下一代人的平庸。”对啊,后人如果没那个本事,也不要勉强。否则,搞成贾老师女儿那样,就有点灰头土脸了,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