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923章 徐老

第923章 徐老(1/2)

目录

孙朝阳本是军史爱好者,这次来见徐光耀机会难得,就和他聊起了抗日战争的事。徐老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和精神却极其旺健。

这也可以理解,抗战的时候条件何等艰苦,能够在那样的情况下坚持斗争,最后获取胜利的人,谁不是人中龙凤,谁不是集大气运在身的。身体强悍是第一位,不然,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一场感冒就要死人的。

徐老的身体强悍,估计年轻时至少是健将级。现在的他已经八十多岁,看状况百岁人瑞没有任何悬念。

可见,杀的鬼子越多,功德越大,降妖除魔嘛。

但徐老只聊了一会儿峥嵘岁月,就把话题扯到文学上面,显然他对这方面更有兴趣一些。

他说,自己自从参加革命后,很长一段时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也做出了一些微薄的成绩,每日手不释卷。但从九十年代开始,因为年龄的缘故,眼睛老花得厉害,书读得越来越少,对于现在的文学流派已经没有什么了解了。孙三石同志你刚获得矛盾文学奖,工作在文艺第一线。此刻机会难得,我倒是想向你请教。

“孙三石同志,今天你来到老师,我做学生,如果你不嫌弃我这个学生年纪大,接受新事物速度慢的话。”

孙朝阳汗颜:“徐老要咨询,晚辈敢不应命。”

徐老接受新生事物倒是快,对于八十年代开始的意识流文学和寻根文学很了解。但从九十年代开始的新现实主义,他却有点不明白。

孙朝阳就大概把这些年,文学的各大流派大约说了一遍。

显然,徐老对网络小说更有兴趣些,禁不住问起这方面的问题:“三石同志,你的意思是网络小说就是作家发表在电脑上面的小说。那么,这种文学题材的特点是什么呢?”

孙朝阳说,这个文学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尽量用最直白的语言讲故事。真要类比,相当于古时候茶馆的说书先生。首先是故事好看,然后才谈得上思想意义。

实际上,现在的网络文学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网站有不小的经济压力,作者也想赚稿费,难免有点良莠不齐,这点,他也不避讳:“我站的签约书都有责任编辑负责,基本上都会通读一遍。如果小说里有违规内容,会责令作家修改。实在修改不了的,则下架删除书籍。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我们打算专门成立一个审核部门。打个比方,相当于好莱坞的道德评审委员会,对小说有生杀大权。”

徐老却不是很在乎的样子:“对的,文学作品首先是的好看,不然也起不到宣传的作用。文学本没有高雅艺术和通俗小说的区别,积极向上的内容,普遍适用于所有艺术门类,也是劳动人民所喜欢的,要相信群众的觉悟。”

两人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却谈得来。

孙朝阳看时间差不多了,不便再打搅,就拿出数码相机,和徐老合影。

徐老以前在军队是搞宣传的,见这相机非常小巧,还没有胶卷,感觉很神奇,不住问工作原理。

数码相机是前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这玩意靠着强大的功能,和低廉的成本在摄影市场上大杀特杀,首先死掉的并不是理光、佳能这种相机厂家,而是胶卷,比如柯达。

当然,国内的胶卷品牌乐凯日子也不好过,处于破产边缘。

乐凯花了几十年的功夫,总算在技术上追赶上柯达,最后却就此死掉,死在数码相机上面。可见,杀死你的并不一定是同行。

这就是标准的降维打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