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那些事儿(2/2)
贾芊芊:“有点像军史论坛的风格,这种东西在论坛上应该很多人喜欢的。”
孙朝阳:“应该是网络风格,我认为你应该很适合这种风格,要不要接着写下去。这种东西很简单的,反正按照明朝的历史大事件一件一件写下去,写到灭亡为止就行,多简单的事儿。”
小贾神色大变,好像意识到什么。这种网络风格的文字,她其实是很擅长的,也有写好的把握:“可是……三石叔叔,我写网络文学的,网络文学只有长篇小说啊。”
孙朝阳:“谁规定网络文学就必须是长篇小说,短篇行不行,散文行不行,诗歌行不行,天涯论坛还有个碧海银沙栏目是专门发现代诗的,你应该不陌生。芊芊,作为你父亲的好友,我也不藏着掖着了。陕西那边未来想要成立网协,你想要做领导。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作品没有成绩,无法服众。现在我给了你一个题材,如果你相信我就写下去,只要红了,别人就没话可说。”
贾芊芊是个有雄心,或者说有野心的人,只要给她一丝机会都会牢牢抓住,当下也不多说:“我写。”
“不是你写,而是你和我们站合作,版权收入五五开。你执笔,我我负责出大纲,然后去各大论坛和媒体投流。”孙朝阳说:“这部作品不是小说,当然不可能发在我们书站。就算发了,也没人读。那么,只能放在天涯论坛上。”
说完话,孙朝阳扔出一份合约:“在商言商,虽然我和你父亲是好朋友,但事情还是要说到前面,明确责权关系。你先看看,如果愿意就签了吧。”
贾芊芊认真地读起合约,孙朝阳笑眯眯地看着她的脸,心中想:一点小小的蝴蝶效应,倒是能够给老贾一个交代,我们公司也能小小地赚一笔,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哎,蝴蝶效应真的让人头疼啊!
其实,孙朝阳内心中对小贾略有微词,感觉这女子功利性太强,热衷于功名利禄,最后把自己搞成笑话。
如果换成以前的孙三石同志,估计也就打个哈哈了事。但现在,自己欠了老贾天大人情,必须给人一个交代。而且,随着现在年纪大了,他的性情逐渐变得和顺,看世界的目光也充满了善意。毕竟是个晚辈,要爱护,就算是护犊子,护的也是自己的犊子。
这么说虽然政不正确,但归根结底一想,自己其实也是个俗人,没那么高尚。
只是,先前自己也没想过该如何帮助小贾。
直到那天发现刘慈新的《三体》创作比自己前世晚了两年,感觉到小小的蝴蝶效应。
那天,他坐电脑前搜索了一晚上,还好,这个世界的大事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孙朝阳是搞网络文学的,对网络自然是要关注的,尤其是在零零年代大红的那些现象级作品。
抛开网络小说不说,零零年代,能够出圈产生全国性影响的网络文学作品其实不多,主要有两本,一本是《鬼吹灯》,一本是《明朝那些事儿》。
而这两本书首发都是在天涯论坛。
没错,都是以发帖的形式连载的。
《鬼吹灯》这本书更贴近网络小说一些,所以,孙朝阳首先就去找这本书来读。
这书发表在天涯论坛的《蓬蓬鬼话》频道,说起蓬蓬鬼话这个栏目,挺好看的,人气非常旺盛。里面很多优质作品,写得非常吓人,常常让人看得毛骨悚然。有的东西,还写得相当的恐怖血腥,因此,后来不可避免地被主管单位一通重拳,关停了事。
《鬼吹灯》的作者霸唱已经写出了这部成名作代表作,实际上他在几年前就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期。在论坛上陆续写了《阴森一夏》《雨夜谈鬼事》等小说,还出版了。《鬼吹灯》还在连载,已经成为论坛的顶流,成功唾手可得。
实际上,这本书后来陆续为作家带来极大的名声和财富收入,鬼吹系列改编了好几部电影和电视剧,光一部电影的版权就卖出去了好几千万。
看了霸唱的作品后,孙朝阳又去搜索《明朝的那些事儿》,然而却没有找到。
是的,作家本人还没有写这部作品。
这让孙朝阳很好奇,就搜了一下,还真在天涯论坛搜到作家他年明月。
此君以前是天涯煮酒论史的常客,零五零六年的时候经常在上面发帖回帖,挺活跃。
但自零六年一月开始,他年明月出现的次数也不象以前那么频繁,每次出现也就是随手写几句话,看起来也就是个普通网友的模样,而不是孙朝阳穿越前那个世界名利双收的大作家。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年明月放弃写作呢?
孙朝阳顿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将他年明月的所发的帖子和回帖都找出来看了一遍,终于在一个陈年旧贴里找到答案。
他年明月因为在煮酒论史论坛上比较活跃,东西写得也好,大家都爱看,已经有点小小的名气。但那段时间,他上论坛的次数有点少。便有网友问他最近怎么潜水了,大家怪想他的。
他年明月回答说,自己在广东海关工作,是个国家干部,虽然生活优渥,但工作压力很大,失眠问题很严重,整晚整晚睡不着。
好是病了。
他年明月笑道:胡说八道,我就是担心干不好工作,没别的原因。
网友和他版聊的语气很正经,说:失眠难道不是一种病,人的压力大了身体上就会出问题,有的人天生就敏感,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工作中遇到事情就会无比焦虑。我记得陆遥在完成《平凡的世界》创作之后,写了一篇创作谈,谈他在写这部长篇小说时发生的事情,你读过吗?
他年明月回答:读过,《早晨从中午开始》。
网友:陆遥这篇一两万字的文章中,有很大篇幅写了着名作家孙三石对他的帮助,感叹二人友谊的深厚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