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老贾感到奇怪(1/2)
小贾对孙朝阳所说这本书必红的话,其实还是有疑虑的。不过,他做为父亲的好友,在文坛又有如此地位,应该不会骗自己这个晚辈吧。
而且,孙三石叔叔干了一辈子编辑,对于市场的判断应该很准的。自己又不可能长期滞留上海,还是回去吧。
文学创作的关键在于一个“创”字,创是创造的创,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创造一个故事宇宙,一个文学的空间。需要的是天赋,是灵感。而不是说你文笔多好,写作能力有多强。按照老一辈作家所说,文笔不好,多写写就能练出来,大不了多花点时间。但天赋这种东西,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处。所谓命里带的,所谓祖师爷赏饭吃。
她也知道自己创造性思维很差,其实是不适合当作家的。可是,骨子里她却有一股子野心,毕竟父辈的基础已经打在那里,如果不利用好,也太浪费了。
陕西这边要成立网协,这给了小贾一个站在舞台中央的机会,可惜网络和传统不一样,需要拿成绩说话,这也是她三番五次找孙三石叔叔的缘故。
这次孙朝阳给了她一个题材和大纲,让她照葫芦画瓢,小贾还是有点怀疑是不是真的能红。
然而,等写了几章后,贾芊芊忽然发现,这种搞法真的不错,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二次创作真的太轻松了,写出来的东西也非常棒。
而且,她还可以在大纲中抖机灵,随意挥洒,竟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到这个时候,还真的找到写作的乐趣,她真的爱上这种感觉。
小贾忽然醒悟,自己其实真的挺适合这种命题作文,孙三石叔叔给自己找对路子了。
这本书不管将来能不能成功,以后自己还真就知道该怎么在这条文学道路上走下去。
等回到西安后,距离她去上海已经过去一个星期。
老贾看着一脸高兴的女儿,心中好奇,好几次都想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每每话到嘴边就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爱若珍宝。女儿想走文学这条道路,自然是要支持的。可娃娃实在没有这方面的才华,也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只能有一分力使一分力。
女儿要学中文,学就是了。女儿要发表作品,找杂志社,找编辑通融。女儿要出版诗集,和出版社沟通。实在沟通不了,自己花钱买书号,印就是了。
说起那本诗集,对老贾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写的究竟是个啥啊。作为一个文豪,基本的美学判断还是有的。也别扯什么意识流后现代主义,这玩意儿就是屎尿屁,就是乐色。
但是,摊上这么个娃,你又能怎么样呢?
书印了几千册,书店那边实在卖不掉,只能自己拿去送人。凡是认识的朋友,都递一本过去。
别人看到他老贾的面子上,要么是笑笑收下,要么是一通夸奖,说后生可畏,前途不可限量,神情带着虚伪。
但老贾却知道,背地里,人家不知道会如何笑话自己,每当想起女儿的作品,他都感觉到一阵臊皮,真是有点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每次父女俩探讨创作,当老贾想要发火的时候,看到娃那张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脸,心软了。女儿是前世小情人,就算她再不成,自己也是爱她的啊,怎么忍心斥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