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724章 董卓入局?

第724章 董卓入局?(2/2)

目录

身逢乱世,实力为尊,只有沽名钓誉之辈,才会注重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董卓听得微微颔首,显然更倾向此议。

此时,一直沉默的白起也开口了,声音冷峻而富有洞见性的说道:“冯将军所言夺取南阳之利,确在情理之中。然,末将尚有一虑。

南阳非边塞,乃中原腹地,士族林立,关系盘根错节。董公这些年为整肃朝纲,确与天下许多世家大族有所龃龉。若取南阳,切不可再行旧事。

董公麾下多为凉州子弟,骁勇善战,于羌胡之中纵横无敌,他们习惯了与羌人等少数民族作战后,劫掠对方的物资。

然,其军纪确有疏漏之处,于边地尚可,若入中原繁华之地,恐旧习难改,劫掠百姓,必失人心。届时非但不能稳固南阳,反可能激起民变,使南阳士庶皆怨董公。

因此,若真要出兵,首要者,当严明军纪,善待南阳本地世家大族,可择其贤者予以安抚,使其为我所用。

如此,方能将南阳真正化为我方基业,而非一块掠之即弃的肥肉。

执行此策,或需派遣更擅安抚、军纪更严整之部曲前往为佳。”

传统印象中,白起给人的感觉就是击杀百万将士的人屠,不败的战神。

其政治能力虽然远不及他的军事才能,并非完全不懂政治。

相反白起宏观战略上颇有眼光,对未来天下大势的走向非常有预见性,但在官场权术方面却显得相当薄弱,这也导致他最终走向了另外一条不归路。

当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久攻不下。

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同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结为同盟,由魏无忌率领联军猛攻秦军。

同时,赵军派出精锐的小股部队骚扰秦军后方,秦军伤亡惨重。

秦昭襄王要求白起带兵出征,然后白起却回道:“臣下知道去了即使没有战功,也可以免除罪过。如果不去,即便没有罪过,也会因为顶撞大王,安上一个抗命不遵的罪名。

经历了长平之战的秦国,虽然灭掉了赵国近五十万的有生力量,自身的消耗同样过半。

当初长平之战刚一结束,没有乘胜追击,攻下邯郸,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不是灭掉赵国,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以应付诸侯之间出现的变故。

安抚恐惧者,攻打傲慢者,诛灭无道者,以此来号令诸侯,天下就可以平定,为什么一定要把赵国作为首先进攻的对象呢?

臣下听说贤明的君王爱惜国家,忠诚的大臣爱惜名誉。破碎的国家不可能重获完整,死去的人不可能死而复生。

臣下宁愿受重罚而死,不忍做蒙受耻辱的军队的将领,希望大王详察。”

从白起劝谏秦昭襄王来看,他绝非仅仅只是一代名将而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