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 > 第734章 策论题

第734章 策论题(2/2)

目录

黄昊在拿到考卷后,便在名字框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

他很少写字,所以字写得只能说是勉强能看。

至于那十分的卷面分,他不要也罢。

写好自己的大名后,黄昊便开始阅卷了。

这所谓的“经义研读”,就是默写一些古人说过的名言,就跟高考默写古诗词差不多。

再就是阐释这些名言的深意,分析其在政务中的应用,倒和高考阅读理解中解读文本、提炼观点的路子相近。

这类考题的主体都大差不差,大概意思都是——

谁谁谁在什么书中提出过什么样的观点,请你写出他的原句,并用你自己的语言,拆解观点里的核心要义,说说这观点放在当下的治国场景里,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黄昊看得书少,他当然就不知道这考卷考的是哪句话,所以自然就默写不出来。

既然默写都默写不出来,那自然也就做不了这个“阅读理解”。

所以,他直接把这经义题册扔到一边,看起了策论稿纸上的题目。

这策论稿纸上的题目,是这样的——

国之重器,在于九鼎。然鼎之轻重,非在形制,而在其意,不可不察,亦不可妄问。

今试问:

何者,为鼎之根基,能承其重?

何者,为鼎之持守,能保其衡?

何者,为鼎之永固,能安其位?

这道策论题看似抽象,实则倒也不难理解它想表达的意思。

“鼎”象征国家政权,“问鼎”更是窥伺皇权的代名词。

所以这道策论题的核心问题就是——

权力的根基是什么?如何运用权力?又如何让权力稳固?

看着这三个问题,黄昊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权力的根基当然是人,有人听你的,你自然便有了权。

但是后面这两个问题,黄昊就有些纠结了。

因为他不知道,这两个问题到底是分开的,还是一起的。

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就是两个问题。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问题就变成了——如何作用权力,让权力更永固?

不过黄昊也只是纠结了片刻,便排除了后者,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那这个题出得也太功利了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