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准备迎审(2/2)
滨北区委书记杜渐是个自来熟,见到李仕山,立刻热情地打招呼:“仕山书记,周末过得如何?看你这气色,有些累啊。”
他这话本是半开玩笑在说李仕山回家祭祖的事情,不过却一不小心戳中了李仕山的“痛点”。
李仕山嘴角抽了抽,讪笑一声,“回老家祭祖,确实有些累。”
这时,军分区政委王嵘也笑着凑了过来。
他在常委中属于超然派,不参与地方上的具体纷争,可以说是当得最轻松的一个,跟谁关系都不错。
他乐呵呵地说:“祭祖是大事,怎么样,老家变化大吧?”
“变化确实不小,路都修成水泥的了,村村通工程真是惠民好事。”李仕山顺着话题聊了两句。
又过了几分钟,市长郑春平端着茶杯走了进来。
几乎是前后脚,市委书记姚星亮也精神奕奕地步入会议室。众人见状,纷纷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姚星亮今天看起来心情不错,坐下后,目光扫视一圈,最后落在李仕山身上,笑呵呵地开口问道:“仕山同志,听说你周末回家祭祖去了?还顺利吧?”
“谢谢姚书记关心,一切顺利,都挺好的。”李仕山恭敬地回答。
“嗯~”姚星亮点点头,像是随意地点评了一句,“是要常回老家看看,咱们做人啊,不能忘本。”
这句话听起来是长辈对晚辈的寻常教诲,但李仕山却听出了异样,眉毛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怎么感觉……这话里似乎还藏着别的话呢?
是单纯指祭祖,还是意当年他对自己的“提携之情”?
可当年那是“提携”吗?
明明就是把我当枪使。
李仕山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应道:“姚书记,说的是。”
姚星亮又和郑春平闲聊了两句后,会议就正式开始。
今天会议的整体气氛还是轻松的。
毕竟创建文明城市这项工作,在李仕山到任前就已经筹备了很长时间,基础打得不错。
加之李仕山近一个月的督查摸底,能发现的问题基本都督促整改了。
今天这个会,主要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分配任务,做好最后的迎检冲刺。
姚星亮首先宣读了昨天省里下发的通知主要内容,重点强调了此次评审方式的革新与严格。
“同志们,根据通知精神,这次的测评采用了非常严谨和多元的方法来收集数据。综合运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入户问卷调查、听取汇报、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
姚星亮念到这里,顿了顿,加重语气,“其核心,是材料审核、实地考察和入户问卷这三项。”
对于这三块核心内容,安江市借鉴了往年其他城市的创建经验,可以说做足了准备。
各项材料堆起来能有半人高,重点点位也反复演练过。
但是,当姚星亮提到“网络调查”这四个字时,语气明显出现了一丝迟疑和吃不准。
网络对于体制内还属于这几年兴起的新鲜事物,这个网络调查也是今年新加入的测评方式。
可对于姚星亮这批习惯了传统工作模式的老派官员来说,这个虚拟的领域就有些陌生和把握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