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 章 合资和创汇(2/2)
粤省那边虽然政策是一样的,但是解读方式略有不同,再加上毗邻香岛,大飞横行,渔船纵横,原料上总是有多重来源,所以才会在改开初期服装产业蓬勃发展。
而远在红山,如果李剑垚不想用走私的方式获取原材料,那只能先让手里有一个能用的原料厂。
本来事情也不是特别的着急,但是三婶在京城的服装业务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越发的好。
原来每天晚饭还能见上一面,现在有的时候晚饭时间都看不到人。
偶尔见到的时候,发现三婶居然瘦了不少,眼珠子也明亮了许多,甚至在新街口的铺子里面支了几台缝纫机,雇了几个小媳妇帮忙做衣服。
甚至还想利用她们在京的房子,把作坊开到家里去,在征求李剑垚的意见的时候,被否决掉了。
“三婶,服装店现在先维持这个规模,等你闺女和侄女的投资到位,咱们直接在老家办个厂子。
到时候什么服装店的马店长这个身份是不能匹配你的,咋也得是马厂长!”
三婶被说服后,没事就念叨,跟个唐僧似的,所以就让小妍在回去弄食品厂和饲料厂的产权问题时顺便把上游的问题先解决掉。
红山纺织厂的收购问题最终两级征服联合省轻工业厅达成统一意见,可以由牧澜投资控股,成立合资公司。
但在讨论的过程中,轻工厅的领导大声疾呼,“红山纺织最后会沦为殖民地!”的言论让人感觉到头皮发麻。
不过京城打来的一个电话,让这个言论没几天就被人吃回肚子里去了。
牧澜投资(东大)公司以1000万港币收购红山纺织厂51%的股权,合资公司成立后,除了中高层领导,员工全员留用。
作价3400余万的五万锭细纱织机和其他可用设备以2700万的二手价格转让给营州纺织,促成其一跃成为在奉天纺织业产能排入前五。
而红山纺织用这笔钱完成了职工安置问题,还剩余1800万,其中700万用作了“征服协调费用”和“产能指标购买”费用。
红山纺织厂暂时停产,牧澜投资利用手中的渠道,以独立外汇购入丰田织机,瑞士精梳机、村田自动络筒机、尼德兰进口浆纱机等全流程高自动化纺织设备。
红山纺织厂从省内产能排不上号的企业,一下子成为全省产能最大,设备先进程度最高的纺织企业。
为什么不是规模最大,是因为原本在岗职工只有3700人,万锭用工从285人提升到了80人的国际领先水准。
实打实的降本增效。
无论是营州纺织还是省轻工厅眼珠子都要瞪红了,谁特么不知道花钱,尤其是花外汇能办事啊!
问题是自己没有外汇,人家合资公司的资方自己能解决外汇的问题,连收购厂子的资金都是用外汇来解决的。
不然那个厂子虽然破一点,但是综合评估的价格可是高达4000万,人家能用1000万外汇资金就占股51%,还不是看了外汇的面子!
他们甚至单纯的认为,只要他们有充足的外汇资金,也能做到让那些个带死不活的厂子起死回生。
唯一没瞪眼珠子的就属红山县的王主任了,这家伙都眼睛都要笑没了。
厂子整合投产之后的第一个月,创造出口外汇超80万刀,同时向小日子和香岛两地完成纺织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