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气旋:我要把你(指印共)崩飞!(1/2)
1943年,南亚次大陆
当长崎上空的蘑菇云照片和骇人听闻的报道通过隐秘渠道传到南亚时,在婆罗多公社的领导层中引发的并非是对终极武器的恐惧,而是一种麻木苦涩的漠然。
世界的目光被日本遭遇的核爆所吸引,但在这里,在恒河三角洲肥沃却又多灾多难的土地上,一场早已开始且更为沉默和残酷的灭绝正在上演。
他们无暇他顾,因为他们正深陷于自己脚下的地狱。
灾难的种子早在1942年便已埋下。
那一年,一场威力空前的热带气旋如同巨神的鞭子,狠狠抽打在孟加拉地区。
风暴潮摧毁了沿海数以千计的村庄,咸涩的海水倒灌入内陆,淹没了即将成熟的稻田,破坏了至关重要的淡水系统。但这仅仅是开始。
紧随其后的,是殖民时期遗留的并被战争加剧的灾难性治理体系。
婆罗多公社虽然推翻了英国的直接统治,但战争状态使得物资调配、交通运输优先服务于军事目的。
原本用于区域间粮食调剂的系统近乎瘫痪。
与此同时,与南方印度王公联邦与西边德里自治领的战争持续不断,消耗着公社本就不富裕的财力、物力和精力。
军队需要粮食,城市需要供应,而灾难最深重的孟加拉农村,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1943年,饥荒,如同无形的瘟疫,在孟加拉乃至更广阔的区域全面爆发。
曾经孕育生命的稻田,如今只剩下干裂的泥沼和枯死的稻梗。
河道水位低得可怜,散发着腐臭味。村庄里,寂静得可怕,连犬吠声都稀少了许多——狗早已成了食物。路边,随处可见蜷缩着的身影,他们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裹着一层松弛皮肤的骨架。
眼神空洞,失去了所有光彩,只是本能地向着可能存在的食物来源蠕动。
母亲干瘪的乳房无法流出任何乳汁,婴儿的啼哭声从微弱直至彻底消失。
霍乱和疟疾在虚弱的人群中肆虐,死亡成了最寻常的访客。
“粮食……给点吃的吧……”气若游丝的乞讨声是这片土地上最常听到,也最令人心碎的语言。
易子而食的惨剧,在绝望的阴影下,不再是史书上的记载。
而在印共的首都加尔各答,这里的焦虑是另一种形态。
甘地面容枯槁,眼神中充满了巨大的痛苦和无力感。
他倡导的自我牺牲与简朴,在席卷数百万人生命的自然与人为的复合灾难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他的身体日益虚弱,精神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
尼赫鲁则面对着更加具体和残酷的抉择。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令人绝望的报告:
“孟加拉邦十四地区死亡率激增,保守估计已超过……”
“东部军区报告,军粮储备仅能维持三周,征粮工作队遭遇民众暴力抵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