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 > 第1113章 中州国 清风喋血抗倭路1

第1113章 中州国 清风喋血抗倭路1(1/2)

目录

清风寨的抗倭声浪,终究如惊雷般炸响在倭寇主帅山本野狼的帐中——此刻他并非蛰伏于军营,而是盘踞在中州京城的昔日王府内,尽享劫掠而来的奢靡。

这座被倭寇霸占的王府雕梁画栋,却处处透着血腥与破败:廊下悬挂的宫灯蒙着尘土,阶前的汉白玉栏杆溅着暗红血渍,原本的王府主人早已被屠戮殆尽,只余下被掳来的男女充当奴隶。山本野狼斜倚在铺着白狐裘的紫檀大椅上,怀中搂着一名面容姣好、双目含泪的中原女子,她鬓发凌乱,华服被撕扯得不成样子,满脸惊恐却不敢挣扎。

山本粗糙的手掌肆意摩挲着女子的脸颊,满是横肉的脸凑上前,腥臭的气息喷在女子颈间,粗暴地亲吻着她的额头与脸颊,嘴角勾起残忍的笑意:“美人儿,乖乖听话,本将军保你荣华富贵。”女子浑身颤抖,泪水无声滑落,却被山本一把捏住下巴,强迫她抬头:“哭什么?能伺候本将军,是你的福气!”

就在此时,斥候躬身闯入,见此情景也不敢抬头,匆匆禀报:“将军,北方有山寨聚众抗倭,名曰清风寨,听闻已聚集两万余人!”

山本不耐烦地推开怀中女子,女子踉跄着跌倒在地,不敢起身。他指尖把玩着一枚从幼童颈间抢夺的和田玉佩,三角眼阴鸷如蛇,带着噬人的寒光:“哦?一群乡野村夫聚寨抗倭?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骨头有多硬。”

他猛地将玉佩掷在地上,翠玉碎裂的脆响刺破殿内死寂。“查!给我查得清清楚楚——领头者是谁,兵力多少,武器甲胄如何,有无援军!”山本拍案而起,腰间武士刀“鬼哭”出鞘半寸,寒光映得他脸上的狰狞疤痕愈发扭曲,方才的淫靡之气瞬间被暴虐取代。

斥候不敢怠慢,挑选了十名精通中原话、熟悉乡野习性的精锐,乔装成逃难的流民、货郎与落魄匠人,分三路潜入清风寨周边的杨柳村、黑石镇与鹰嘴崖一带。他们白日混迹于市集村落,假意乞讨或贩卖杂货,暗中打探消息;夜里则潜伏在清风寨外围的山林中,借着月色观察寨中动静。

在杨柳村,一名斥候扮成断腿的逃难农夫,靠着墙根乞讨,听村民闲聊时提及:“清风寨的人都是好人,不抢不夺,还帮我们修水渠呢!领头的是个老道和一个大胡子寨主,还有十几个年轻男女,听说都是会功夫的仙人弟子。”另一名斥候扮成货郎,挑着针头线脑进村售卖,见寨中将士轮流出村采购粮食,大多穿着粗布短打,有的腰间别着柴刀,有的扛着锄头改装的长柄兵器,铠甲更是寥寥无几,大多是皮甲或竹片编的简易护具。

在黑石镇,斥候们蹲守在通往清风寨的路口,观察数日,发现寨中每日天未亮便有操练声传来,但阵型看似杂乱,有时是成群结队的劈砍练习,有时是分散的拳脚功夫,并无正规军队的章法。他们还看到几名年轻女子带着弟子在溪边晾晒黄色符纸,散发着朱砂气味,便以为是装神弄鬼的伎俩;又见一名瘦小的少年带着工匠摆弄弩箭与木械,只当是孩童玩闹般的小玩意儿。

最深入的一路斥候,借着夜色摸到清风寨的外围栅栏外,隐约看到寨内搭建着数十座简易营房,粮仓虽大却守备松散,武器库外只有两名哨兵看守,偶尔能看到士兵抬着铁器进出,却未见火炮、投石机等重型器械的踪影。他们还截获了一名外出采购的炊事兵,威逼利诱之下得知,寨中虽有两万余人,但半数是刚加入不久的农夫与学子,毫无作战经验,领头的十位师兄妹虽武艺高强,却年轻稚嫩,并无领兵打仗的实战履历,所谓的“五行阵”“机关陷阱”,不过是唬人的名头。

数日后,十名斥候齐聚黑石镇的破庙中,汇总情报后,便匆匆返回京城禀报:“将军!那清风寨不过是乌合之众!领头的是个叫凌云子的老道和一个叫周虎的粗鄙寨主,还有十个毛头小子丫头带队,最大的不过二十余岁,最小的还未成年。寨中两万余人,半数是农夫、学子,甚至还有老弱妇孺,真正能打的不足一万。他们武器混杂,多是柴刀、锄头改装的兵器,正经的刀剑都没几把,甲胄更是凑不齐三成,连像样的火器都没有。所谓的阵法、符箓、机关,不过是装神弄鬼的伎俩,根本不足为惧!”

“哈哈哈!”山本野狼仰头狂笑,震得殿顶尘土簌簌掉落,他再次一把将身旁的女子拽入怀中,肆意揉捏着她的肩膀,“土鸡瓦狗也敢挡我大军?中州百姓向来懦弱如羊,这清风寨不过是自寻死路!”身旁副将连忙躬身附和:“将军英明!这群乱民不知天高地厚,正好一举剿灭,也好震慑那些心怀异心之徒,让他们知道反抗皇军的下场!”

山本眼中嗜杀的光芒愈发炽盛,武士刀直指北方清风寨方向,厉声下令:“传我将令!集结四万精锐,带上所有火炮、投石机与毒烟弹,三日后拂晓出发,踏平清风寨!男丁尽数斩杀,妇孺掳为奴隶,财物粮草悉数收缴,我要让那山寨化为焦土,让所有反抗者死无葬身之地!”

“嗨!”帐内倭寇齐声应和,声音粗哑如兽吼,满是暴虐之气。

消息早已通过萧风的斥候网传回清风寨。萧风的斥候不仅发现了山本派来的密探,还悄悄尾随其后,将他们的打探过程与汇报内容尽数摸清。山巅高台之上,林风手持情报卷轴,面色沉静如渊,声音却带着千钧之力:“山本野狼率四万大军来犯,携重型火器与毒烟弹,三日后拂晓抵达鹰嘴隘口。此人骄横轻敌,且沉迷酒色、暴虐成性,又被斥候的片面之词蒙蔽,正是我军破敌之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