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茶凉 情不凉(2/2)
贾方圆怔住……
三年前,他曾偷偷寄给陈泽一封信,请求保留一段关于“贾家女儿节”的记忆,
那是每年为早逝女孩举行的故事祭典,却被清道夫判定为“非必要情感负担”而删除。
陈泽保下了那段影像,并藏于记忆回廊第七层。
贾宝玉缓缓开口,声音如古钟低鸣,
“陈泽,你可知为何我至今仍掌贾家?”
“因为你比谁都懂‘遗忘的艺术’。”
陈泽答,
“你主动交出九成记忆,换取家族存续。
可你心里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从来不在档案里。”
老祖眯起眼,“那你现在来,是为了什么?”
“为了还愿。”陈泽从袖中取出一片干枯的桂花标本,
“这是去年女儿节最后一朵花。
你说过,若有一天我能把它带回贾家,你就允许后辈重建祭典。”
贾方圆猛地抬头,
“你居然还留着它?”
“我留着所有不该被忘记的东西。”
陈泽将花放在石桌上,
“而且,我想继续往来。不只是为了你们,也为了那些即将消失的小传统,
祠堂夜读、盲人说书人的口传史、还有孩子们画在墙上的幻想地图。”
贾宝玉沉默良久,终是轻叹一声,
“罢了,从今往后,每月十五,贾府开放‘记忆回廊通道’,供你进出。
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请说。”
“教我的孙女以及后代……如何做一个‘守梦人’。”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她总梦见一些从未发生的事。也许,她天生就能看见‘异常’。”
陈泽微笑,
“我很荣幸。”
当夜,贾府后院第一次重新点燃了女儿节的灯笼。
三百盏纸灯升空,每一盏都写着一个被遗忘的女孩的名字。
其中一盏飘至陈泽头顶,停住不动——灯面上写着,
“林婉儿,生于2018,卒于2020,最爱听《星空鲸鱼》的故事”。
他知道,那是贾家曾经讲给她听的最后一课……
忙完了一切,陈泽便去了趟西城区。
这里曾是城市边缘的贫民窟,垃圾成山,电线如蛛网垂落。
如今却焕然一新,街道整洁,墙面绘满壁画,
孩子们在彩色步道上跳格子,老人坐在新修的凉亭里下棋。
这一切,皆因一个人,李大炮儿。
他在社区中心门口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两行字:
“高楼可以拆,人心不能塌。”
也是李福的遗言。
陈泽一行人来到这里时,李大炮儿正指挥一群年轻人安装太阳能路灯。
见到陈泽,他愣了几秒,随即扔下工具,大步走来,猛地抱住他,
手臂穿过了陈泽的身体,却依旧抱得很紧。
“妈的……你还知道回来?”他声音哽咽,
“老子天天对着你那份‘记忆备份’讲话,就差烧纸钱了!”
众人笑中带泪。
“带我们去看看他吧。”
陈泽轻声道。
于是众人步行至西山公墓,李福的墓碑朴素无华,上面只有一句手刻的话:
“我修了一辈子路,帮了一群人,但是最后一次,是通向你们心里。”
沈涵蹲下,放下一束野菊。
伊黎则从包里拿出一本小册子,《边界书屋读者留言簿》,翻到最后一页,郑重写下,
“李福先生:
您的干儿子李青山和李云峰,已经长大,心境比起以前,成熟了不少。
而且,李家也没倒,西城也没烂。
我们都在往前走,但谁都没忘您……”
词是陈泽写的,原本打算让沈涵诵读,但是因为害怕她太过伤心,所以便换了人。
陈泽站在墓前,久久未语……
然后,他抬起手,指尖轻轻点在墓碑上。
刹那间,整座墓园响起细微的声响,
像是翻书声,像是低语,像是无数人在轻声讲述同一个故事……
“福伯,能走到今天,能活着,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
“医院里走廊的祈祷,很多人都想要迫不及待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有些东西,缘尽则断,但是有些情感,只要我们记得,你就会一直在。”
陈泽从来没有忘本,即便是在那个世界,他也曾经试图寻找过李福的过往……
然而,事与愿违,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只能铭记,无法改变。
伊黎看出来了陈泽的心思,至少,比沈涵更快一步走了过去……
“李福先生,还请您放心吧。
有我们这群知心朋友在,陈泽未来的路,一定会走的更远!”
沈涵盯着伊黎看了好几眼,她发现,自己貌似,从来都没有读懂过这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