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仁心无疆之海的彼岸 > 第850章 三年五载真见不到成效

第850章 三年五载真见不到成效(2/2)

目录

又接连发现几个颜色各异的,有通体莹白带着浅棕纹路的,

有暗绿色像被海水打磨过的玉石的,还有小而精巧、螺旋纹路里藏着橘红光泽的。

“捡一些回去给妈妈!她心灵手巧的,肯定能把这些做成好看的摆件,上次她用海螺串的风铃,挂在窗边声音可好听了!”

话音刚落,向小武已经从车上取来一个素色布袋,快步走到江朔身边递过去:“小少爷,用这个装吧,要不要我帮你找找品相好的?”

江朔就着袋子,把手里的贝壳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头也不抬地接过袋子摆摆手:“不用啦,我自己慢慢捡,这样才有意思。”

另一边,江程煜转身从车里拿出一卷图纸,图纸边缘用牛皮纸包着,透着沉甸甸的质感。

他一边沿着海岸线慢走,一边展开图纸对照着实地观察,图纸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注着功能分区:

深蓝色区块是预留的生态湿地,标注着“红树林保护带”;

橙黄色区域密集分布着网格状线条,标注为“商业综合体及配套管网”;

靠近码头的位置用粗黑线框出一片区域,旁边写着“冷链物流中心,容积率≤1.8”,旁边还附着一张潮汐表和地质勘探数据。

向小武走到他身边,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图例和标注的参数,忍不住感慨:

“江总,单看这图纸的复杂度,就知道工程不简单。光这填海造陆的前期地质加固,

还有地下管网的铺设,怕是就得一两年,整个项目没个三年五载,真见不到成效。”

江程煜点头,指尖点在图纸上“会展中心”的位置:“所以才说送京爷一个顺水人情。

丰腾国际在文旅项目运营上有成熟的团队,他们接手能省不少磨合时间。

我们梓东国际的重心放在码头基建和科研配套上,两边分工明确,能把工期压缩至少一年半。”

他语气里带着公事公办的沉稳,“说到底,项目能早点落地,对谁都好。”

正说着,一阵引擎的轰鸣由远及近,滕子京的银灰色玛莎拉蒂稳稳停在商务车旁。

他推开车门就大步朝沙滩走来,深蓝色的休闲衬衫被海风掀起一角,手里还提着一个黑色的渔具包。

路过江朔身边时,他弯腰放下渔具包,看了看江朔袋子里的贝壳,笑着问:“捡这么多?打算回去开贝展啊?”

江朔抬起头,故意板起脸嗔怪道:“大哥哥你可算来了,我都等你半天了,再不来太阳都要下山啦!”

“是是是,我的错。”滕子京笑着举手投降,“我先去跟你小爹爹打个招呼,

你找个阴凉地方等着,咱们等会儿去那边的礁石区钓鱼,听说那儿能钓到石斑鱼。”

安顿好江朔,滕子京快步走向江程煜。此时江程煜正和向小武站在一处稍高的沙丘上,

手里的图纸被风吹得微微颤动,两人正指着海面上一处隐约可见的暗礁说着什么。

“不好意思江总,让您久等了。”滕子京走近时,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

江程煜转过身,伸手与他相握,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没有没有,我们也是刚到,正看现场呢。”

他示意向小武把图纸递过来,“京爷,这是我公司设计师孟丽莎和殷世航团队做的初步规划图。

您看,他们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这片红树林湿地会保留原貌,只做栈道和观鸟台的轻量化开发;

商业体采用‘退台设计’,每一层都有观海露台,既不遮挡海岸线视野,又能最大化利用海景资源;

还有这边的污水处理系统,计划采用‘湿地净化+人工湿地’的双重模式,确保排放水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滕子京接过图纸,手指在“海洋科技馆”的剖面图上划过,图纸上标注着主体建筑采用“波浪形钢结构”,

外立面覆盖光伏板,内部规划有“深海模拟实验室”和“儿童互动区”。

他目光从图纸移向海面,沉吟片刻道:“孟丽莎和殷世航两位设计确实有想法,把生态和商业平衡得很好。

尤其是这个潮汐能发电站的配套规划,很有前瞻性。”他顿了顿,抬头看向江程煜,

“这图纸能不能借我带回去?我让丰腾的设计团队研究一下,

看看在文旅动线和商业招商上,能不能再做些补充,咱们争取让方案更完善。”

江程煜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当然可以,地都给你了,我留着图纸也没用啊。

走,前面那片礁石区视野好,咱们去那边看看实际地形,顺便等江朔那小子捡够贝壳,陪你钓会儿鱼。”

两人相视而笑,并肩朝着海岸线深处走去,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掠过,吹动着图纸的边角,也吹动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的崭新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