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383章 土地财政

第383章 土地财政(1/2)

目录

控制粮价该是朝廷的工作。

吴郡四姓越俎代庖,也是无奈之举。

自晋朝开国以来,废除屯田制,改为占田制。

即男丁占田七十亩,女子占田三十亩。

每丁课田五十亩,朝廷按照五十亩的标准收取租调。

米四斛、绢三匹、绵三斤。

看上去这种土地制度,承认了百姓对土地的占有,也抑制了无休止的兼并土地。

但有一个问题。

这占田令里,没有限制土地兼并的法令。

反而允许士族占田荫客。

不仅不收回士族已经占有的土地。

还对不足数的士族予以补充。

按照品级占田,由贵及贱分为九等。

一品占田五十顷至九品占田十顷。

荫客从五十户到一户。

即便是九品小吏,一户就能拥有相当于十个农户的土地。

还能免除一户的租调和徭役。

这一土地特权,不仅各级官吏能够享有。

还有他们所属的家族和后代子孙。

只用了三十年,各地士族就将天下田亩,瓜分殆尽。

朝廷的税收和劳役,就由自耕农户来承担。

下至十三岁的儿童,上至六十五岁的老人。

而且不论农户是否占有五十亩的耕地。

一律按照五十亩来上缴租调。

不堪重负的农户为了生存,转而成为士族的荫客。

土地兼并愈发严重,税收每年都在减少。

朝廷派发的租调和徭役愈发严苛。

自衣冠南渡之后,北伐,赈灾,营建。

朝廷财政更是空虚。

租调从每丁米四斛、绢三匹、绵三斤。

上涨到每丁米一石,绢三匹、绵三斤。

当下是每丁米三石,绢三匹、绵三斤。

这些多出来的赋税,那些来到江南避难,占据名山大川的南渡士族不用承担。

全都转移给了江南士族。

再不控制粮价,不光是吴郡四姓。

全体江南士族,都会被沉重的赋税压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