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边军不退 > 第1155章 经济战

第1155章 经济战(1/2)

目录

“药金?”

领头的暗卫点头:“对呀,这东西可不是真正的金,具体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东西,是咱们头在云南和一群老道士弄出来的,你也小心点,可别传出去了。”

“哎…小的嘴是最严实了,大人放心。”

领头的点了点头,又从怀中掏出舆图看了看:“弟兄们加把劲儿,再往前十里就到地方了。”

“好…”

众人欢呼,这趟任务他们走了两个月了,每天都在赶路,原本的二百多人加十六车金,现在也变成了二十多人三车金,现在终于能够完成了。

那些已经散出去的金,现在都到了郑岸一般人的手中,那些散出去的人,也在各地潜伏下来,等候星火燎原的那一刻。

于此同时,一艘商船从福建出发,目标莫卧儿汗国,也就是如今的东印度公司。

这艘船上,只有六十多人,也没有配备太多的武器,怎么看都只是一个简单的商船罢了。

可若是大明朝廷核心的人,能够发现其上有一个消失许久又出现的人物,那就是如今大明暗卫指挥使,锦衣卫指挥佥事,也是朱威心腹之一的陈子义。

在黔国公攻入安南之后,陈子义就已经撤退回国,回国之后做的事儿,就是那暗卫说的搞药金的事儿了。

此事在共和元年都已经启动,招募青城山道士百人,龙虎山道士百人,武当山道士三十人,历经数年共治得药金一百三十五万两。

说药金许多人不懂,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假金子。

古代假黄金的记载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并在多个朝代形成系统性造假现象:

西汉时期?:汉景帝曾立法严惩制作假黄金的行为,规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违者处死;刘向铸伪黄金案是着名案例,涉及用伪黄金欺骗官府。??

唐宋时期?:唐朝有官员破获用泥巴冒充黄金的案件,如袁滋通过推理识破骗局;宋代笔记《渑水燕谈录》记载王挺向朝廷进献药金(假黄金)以换取官职。??

明朝时期?:造假技术更趋复杂,包括假古董金饰和低纯度黄金做旧。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只要有利可图,那就会有人前赴后继,并且在这上面爆发出来的才智,可是相当强的。

战国时期燕齐方士通过炼丹术发明,以铜、锌等金属模拟黄金外观,成本低廉且外观相似,常用于道教“金丹”或欺诈。??

还有在白银或黄金内部制造空腔灌入铅水,或在铅块、铜块表面镀金,以模仿真金重量,但易被识破。??

还有用“愚人金”(黄铁矿)或泥巴伪造,只不过这种愚人金多用于低端骗局。

当然了,造假的多了,防范手段也就上来了。

商人普遍携带精准戥秤,通过重量差异识别假黄金(假金密度低于真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