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乌云(2/2)
再狠一点,甚至有可能将诡异场论打回炉重造。
但吴垠没有这么做,坦然承认了自己的不足,接受了新理论。
陆渊评价道:
“吴垠这是开了个好头啊。他这不仅是在给姜启铺路,还在告诉其他人,尤其是那些年轻人,可以质疑权威。”
“毕竟他就是现在最权威的人,连他都能接受自己的不足,未来如果有人想倚老卖老,打压新人,那就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资历,比不比得过吴垠了。”
采薇也感慨道:“吴垠同志真是一个值得钦佩的人。”
杨岁仿佛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他一直都是一个好人。”
这部分讨论完毕,又进入下一部分。
依然和能量不稳定性有关。
虽然基本原理不一样,但诡异场论中依然是说诡异能力发动,对应的能量不稳定性急剧上升。
这部分看似是没什么好辩论的地方。
但有一个旧理论框架没解决的问题,对诡异场论可以说是致命打击。
那就是太岁和邪眼,不讨论深渊是因为他是无实体诡异,现在还没有测量过他的污染度和能量不稳定性。
无论太岁还是邪眼,在发动能力时,他们的能量不稳定性始终为零,处于一个绝对稳定的状态。
这个现象在旧理论中被归类为“特殊情况”,也可以说是科学大厦上空悬浮的众多乌云之一。
大家都知道它存在,都知道它不合理,但暂时没人能解释。
新理论怎么解释呢?
你说诡异发生能力时能量不稳定性会急剧上升,但怎么解释太岁和邪眼呢?
在旧理论框架中,这个结论是从大量实验观测中归纳出来的经验规律。
既然是经验规律,本身就允许存在特殊情况和例外。
但在诡异场论中,这个结论可是从理论层面推导出来的。
简单来说,诡异发动能力时,需要从真空中“借取”能量。而能量不稳定性的定义,恰恰就是基于这种能量的借取和归还过程。
所以,在诡异场论的框架内,不允许用特殊情况这四个字轻飘飘地掩盖过去。
要么,就在现有的理论框架内给出合理解释。
要么,就坦然承认理论存在重大缺陷,还不够完善。
所以当这一议题展开后,科学家们立刻激烈地讨论了起来。
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又紧张起来,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在讨论过程中,几乎每句话都离不开太岁或者邪眼。
他们的名字被反复提及,数据被一次次拿出来对比分析。
杨岁看向陆渊,问道:“这就是你说的难题?”
“对啊。”陆渊点头道:“旧理论可以选择不解释这个问题,或者推迟解释。但诡异场论必须正面回应,否则整个理论框架的可信度都会受到质疑。”
采薇说道:“可是我感觉应该很难解释我和岁啊!我们可是‘那位’的手笔,有点特殊情况很正常啊。”
陆渊说道:“所以现阶段不要求能完美解释,只要能在理论框架内给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就行,哪怕是引入新的概念、新的假设也可以接受。”
“我不理解。”杨岁摇头道:“为什么非得强行解释我们?明明他们也都知道我们那么特殊,和一般诡异完全不是一回事。”
陆渊说道:“因为终极的理论不允许有特殊情况存在。”
他看着会场中争论的科学家们,继续解释。
“如果一个理论需要不断地为某些现象打补丁,说这是特殊情况、那是例外,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理论。”
“一个真正伟大的理论,应该能解释所有现象,包括那些看起来最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