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愿比昭穆(2/2)
“陛下,我们汉人上承祖宗之恩,以光宗耀祖为荣,下怀舐犊之情,以建功后世为务。所以我们汉人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的是感恩是继承,也是为子孙造福为后世树立榜样。
始祖之功对于后世子孙来说当然是至高的,所以始祖在最中间。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左方,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为穆。
但是陛下知道为什么要用昭穆两个字定义世系吗?”
“寡人不知。”
“召即为召唤,加个手就是招呼别人过来;加个代表太阳的日,即是召唤来了拥有太阳一样德行的神明或者圣人,从而主动散发出阳刚光明的德行;而把日字改成言,就是皇帝诏令的诏,意味着皇帝把光明伟大的德行传递下去。
所以昭字本身不是要招来什么,而是要昭示什么,作为皇帝,一定要有光明阳刚的德行,并像太阳一样把这些光明散播出去,这就是选昭这个字的意义。”
“寡人还是不太懂。”
“陛下,《礼记·大学》篇中开头就是昭这个字的含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光明伟大的德行不是说出来的,就像伟大的人通过修习自身获得阳刚光明的德行,自然就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别人。”
“那穆呢?”
我很确定陛下还是没明白……
“所谓穆,古之意象为成熟下垂的禾穗,代表庄稼成熟。穆具有坤德,静默无声却长养万民,是另一种美好的品性。
如果昭代表阳刚,那么穆就代表阴柔,昭代表乾德,穆代表坤德,一阴一阳一刚一柔,这就是道啊。
古人认为修德弘道和长养万民同样重要,所以他们希望一代人抬头仰望天道进而德昭天下,下一代则低头怜悯众生从而为民谋利,如此循环往复,那么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永远昌盛呢?
所谓帝王事,无非昭穆二字。”
陛下疑惑道:“不是说文武更好吗?”
我正色道:“若论谥号,世人皆以为文武最高,却不知昭为精神之本,穆为物质之本,文武只是当世成就,而昭穆则是万世根本。”
说到这我又想起刘备的谥号,不管过去多久,刘备昭昭之德还是会激励人们追求仁德,这哪里是一时一地的成败能比得了的……
这时陛下幽幽的声音终于传来了,看得出来他并没有理解或者认同。
“那寡人是该做到昭还是穆呢?”
我心想你一个也做不到……
“陛下,两者结合才能走的更远,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田,这样不管是自己还是国家,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那具体该如何做呢?”
“昭需修德,穆要仁顺,皆求止于至善,只要陛下有仁爱之心,自然就能做到。”
“卿说了这么多,可具体怎么做呢?”
说到这里陛下还是未能意会,还在问我具体该如何做,若是学生已经没有教的必要了……
可这是皇帝啊,我该怎么办?我要是继续教他仁爱,我觉得他会被人吃干抹净……
我仿佛有很多话却硬生生被卡在喉咙里出不来,我想说的话可对智者谈却无法跟陛下说清楚啊。
幸好此时张华来见陛下,我顺势请退去传达公文了。
这天夜里我翻来覆去,想了大半夜,还是忍不住点灯翻出了那本不太喜欢的《韩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