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1191章 开枝散叶

第1191章 开枝散叶(2/2)

目录

她温言道:“入宫之后,当勤谨侍奉太子,和睦宫闱,为宗庙延嗣开枝。我与陛下,皆盼你贤德。”

皇帝朱翊钧也微微颔首,他的目光在儿子和儿媳身上扫过,语气沉稳而带着帝王的威严:“既为夫妇,当相敬如宾。太子需勤勉学问,修德养性,太子妃宜辅佐内政,聿修厥德。共保宗社,毋负朕望。”

“儿臣,臣妾谨遵父皇、母后教诲!”朱常澍与沈婉齐声应道,再次叩首。

坤宁宫朝见礼成后,仪式并未结束。

紧接着,太子朱常澍与太子妃沈婉容,在更为隆重和庞大的仪仗引导下,前往太庙。

在这里,将举行“庙见礼”,即太子朱常澍正式将新妇引见给祖先,宣告家族增添了新的正式成员。

在太常寺官员的主持下,太子与太子妃在祖宗神位前焚香、奠帛、献酒,行最隆重的三跪九叩大礼。

赞礼官诵读着骈四俪六的祝文,昭告列祖列宗,皇太子已完婚,册立沈氏为妃,祈求祖先保佑,赐福后人。

整个过程极其庄重肃穆,不容丝毫懈怠。

沈婉屏息凝神,严格按照礼仪官的指引行动,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完美……

当最后一道程序完成,赞礼官高唱“礼成——”之时,沈婉才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至此,她作为大明皇太子妃的身份,才算是真正得到了祖先的“认可”,在礼法上完全确立。

走出太庙,阳光正好。

朱常澍侧头看了看身旁虽然疲惫却依旧努力保持着仪态的妻子,轻声道:“辛苦了,回去好好歇息吧,我呢,还要去父皇那里一趟,中午的时候,会回去用膳的。”

沈婉微微颔首,低声道:“是,殿下。”

与太子妃在太庙汉白玉阶前分别后,朱常澍朝着通往乾清宫的方向走去。

晨光此刻已完全驱散了黎明前的薄雾,将紫禁城层层叠叠的金色琉璃瓦映照得熠熠生辉。

乾清宫作为皇帝的日常理政之所,总是笼罩着一层肃穆威严的气氛。

殿外金甲将军肃立,如同泥塑金刚。

通传之后,朱常澍缓步踏入殿内。

皇帝朱翊钧已换下了在坤宁宫接受朝见时那身更为隆重的礼服,穿着一袭寻常的明黄色龙纹常服,正端坐在宽大的紫檀木御案之后。

他微微俯身,手指间拈着一本打开的奏疏,目光沉静地浏览着,眉头习惯性地微蹙,仿佛沉浸在国事的思虑之中。

御案上,奏章堆叠如山,象征着帝国无休无止的政务。

殿内角落里,铜制仙鹤香炉吐着淡雅的青烟,空气中弥漫着御用檀香的清冷气息,更添几分凝滞。

朱常澍行至御案前数步远的地方,依照规矩,撩起袍角,恭敬地跪下行礼,声音清晰而稳重:“儿臣参见父皇,恭请父皇圣安。”

闻声,朱翊钧的目光才从奏疏上缓缓抬起,落在了跪在地上的儿子身上。

“平身吧。”

“谢父皇。”朱常澍依言起身,垂手恭立,等待着父皇的训示。

“你已大婚,成了家,便是真正的大人了。”

这句话像是一个定论,宣告了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朱常澍心中一凛,将头垂得更低了些,以示恭听。

朱翊钧继续道,语气渐渐转为严肃,带着帝王特有的不容置疑:“成了家,便更要知晓肩上的担子。以往,朕或许对你还有些许纵容,视你年少。但自今日起,不同了。”

“无论是学问修德,还是观摩政事,朕对你的要求,只会更加严格。你需时刻谨记,你是我大明的储君,是这万里江山的未来之主。”

“一言一行,皆关乎国体,一举一动,都需为臣民表率。”

“再不可有半分懈怠,更不可沉溺于……荒废了正业。”

“不过,早早的开枝散叶,是被允许的,只注重享乐的话,朕可不轻饶。”

………………

明日老李休息,八张打底,挑战十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