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设都护安定马来(2/2)
夏国相来到吉隆府后,一方面指挥军民继续进行城池建设,一面请示中汉朝廷,请求派遣更多的汉人进入马来半岛,以便于稳定当地的政治统治。
中汉朝廷采纳了夏国相的建议,下令将全国的流放之地暂时放在马来半岛,凡是被判刑五年以上者,一律送到缅南都护府服刑;
对于主动前往缅南都护府做生意的商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且商税减半收取;
从本国选择一大批知识分子“下南洋”,在缅南都护府内大力推广中文汉语教学;
同时积极吸纳南洋一带的华人参与当地政治,以文化为纽带,以轻徭薄赋和生活安定来团结当地百姓。
再加上中汉国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官宣“儒释道回景”均是合法宗教,强调所有民族一律平等,对于所有合法宗教一视同仁,绝不区别对待,任何人不得肆意剥夺他人信教的权利,也不允许任何人强迫他人皈依本门宗教。
中汉国的这种做法对于一直以来苦于各邦国混战、被西方列强欺负的无以复加的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开明之至。
他们大部分人虽然于中汉大军的语言不通,但是纷纷对军纪严明的中汉军将士报以善意的微笑,中汉国缅南都护府算是逐步稳定了马来半岛的政治局面。
当然自古以来,所有的政治讲究恩威并施,一味的宽容带不来稳定,只会滋生纵容混乱的产生。
所以中汉朝廷特别从两个方面着重严格要求各地必须无条件执行:
其一,“书同文,量同尺”,大力推广中文和汉语教学,规定官方文字统一为中文,官方语言统一为汉语,所有的县级政府部门负责人以上的官员,必须精通汉语,这一点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另外就是在全域统一度量衡,所有的商家必须采用中汉官方规定的度量器材,不得私自仿制;
其二,就是不允许任何土司、邦国保留独立的武装,必须保证军令统一,对原本投降的土司邦国的武装进行整编和裁撤。
强调了土地分配制度,按照规定数额进行分配,着重宣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怕是世袭的土司和邦国小国王,也失去了分配土地的权利,土地资源必须由相对应的地方政府进行分配。
为了防范内部暴徒的铤而走险,中汉政府还下令收缴民间的铠甲和致命的远程攻击性武器,对于混迹于山林之中的绿林好汉和逍遥于海岸之外的海盗全部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派遣大军对各地的“强人”进行坚决的剿灭,诛其首恶,将其中的骨干分子贬为奴隶,普通被挟之百姓一律还归本家,或耕或渔或商或工,使其有事可做。
在中汉朝廷如此的政策之下,中汉将领张胆和杨衍指挥各路大军,在三个月内,采用剿抚并施的办法,先后平定了马来半岛上如北大年反政府军、宋卡反政府军在内的五百余支土匪武装。
与之相对应,驻淡马锡的海军也出兵先后平定了沿海附近海岛上肆虐的海盗武装数十支,共解救出被挟持百姓数以万计。
中汉缅南都护府的所作所为快速地稳定了地方局势,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热烈拥护。
只是中汉国的这种行为在葡、英、尼三个殖民强国看来,实在属于“吃相难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