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绿茶母女走上自救之路10(2/2)
姜芙开车进了小区,过闸的时候,岗亭执勤的一个保安冲她微笑问好:“我们队长也在您家呢,听说李教授老家来了亲戚,送了好多土产,有十多袋子,怕黄阿姨一个人弄不过来,他就过去搭把手。要是还缺人手,您就打个电话喊我一声。”
家里老的老,弱的弱,也就一个黄阿姨算劳力,姜芙赶紧道谢。
等她到家一看,门前确实堆着十来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
保安队长正在帮忙拾掇着,黄阿姨也一头是汗,她拆了这袋看看,再打开那袋瞅瞅,不停念叨着:“都是好东西,就是吃不完,不如分一分……”
姜芙见怪不怪,李旻算是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不说遍布全世界也差不多,每年秋收过后,都有人特地送来一些土产。
一般情况下,李旻都会让黄阿姨把东西给左邻右舍分一分,尝个新鲜。
家里也没剩几个亲戚了,走动少,反而不如邻居、物业,经常过来帮忙。
保安队长走的时候也拎了几兜,眉开眼笑:“哎呦,太谢谢了,还有我们几个的份儿呢!”
他忍不住好奇:“刚才在门口,那司机说是老家托人给送过来的。哎,黄阿姨,李教授的老家在哪儿?”
闻言,黄阿姨飞快地瞥了一眼姜芙,小声催促道:“今儿谢谢你,快回去吧,你这都出来半天了!”
不远处,姜芙正在陪姜悦看那些粮食,一样样指给她看。
“这是黄豆,soybean……黄豆可以磨豆浆,就是你早上喝的,豆浆怎么说?soyilk……”
母女俩十分认真,应该是没留意他们这边。
柳楚夕虽然不清楚内情,但也猜到几分,连忙笑着打岔儿:“黄阿姨,这么多东西呢,咱们一起分一分。”
黄阿姨一叠声说好,拉着她去拿东西。
直到走出老远,她才压低声音:“知道是有人送来的就行,别提什么老家人。”
也是看柳楚夕平时不多话,黄阿姨才愿意指点几句:“就咱们几口人,吃到猴年马月去?赶紧分了,每样留下一点,够吃就行。”
说罢,她从储物间里拿出各种小袋子,都是买来专门分装粮食的,一袋大概能装二斤左右。
一样装上一袋,凑个四样或者六样,再一起放在竹编小篮子里,很漂亮,适合送人。
柳楚夕帮她一起装。
干活的时候最适合闲聊。
黄阿姨手上不停,嘴里跟着叹气:“这是老品种,你们年轻人可能都不认识,这种绿皮土黄豆打豆浆最好了,去超市买都买不到……那地方土地少,都是大山,谁能想长出来的东西这么好……”
柳楚夕诧异:“李教授不是咱本地人啊?”
黄阿姨顿了顿:“其实不是老家亲戚送来的,是李教授这么多年一直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像那些奖金、补贴什么的都捐了,那边的县政府为了感谢她,就年年托人送一些土产。我们早就说不要,吃不了,让他们留下卖钱,或者自己吃,他们不干,还是年年送……这也是最近几年日子好过了,以前就是想送,也没有这么多粮食……”
柳楚夕的动作虽然不太麻利,但也学着黄阿姨的样子,往小袋子里装粮食。
她一脸疑惑:“那这是做好事儿啊,怎么还……”
一副不可说的样子。
黄阿姨摇摇头,不肯再说了。
她在这里做了那么多年,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其实都门儿清。
至于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心里更要有一杆秤才行。
说起来,那个孩子长得是真好,人也聪明极了,尽管黄阿姨只见了他一面,仍旧记得清清楚楚。
都说女儿随爸,果然,悦悦的五官也很像他。
哎,真是……孽缘!
等姜芙带着姜悦回去洗手,黄阿姨和柳楚夕也把要分出去的粮食装得差不多了,一个个竹编小篮子塞得满满的,只等着送出去。
趁着四下无人,小爆给她临时恶补相关信息。
“因为原主未婚先孕,所以姥姥很自责,觉得要不是自己资助那些孩子,原主也不会捅出那么大的篓子……反正自从姜悦出生,她就不许家里人再提这件事,别人要是问起来,黄阿姨就含糊过去,说是在老家还有亲戚,其实那都是当地学生家长和领导干部送来的心意。”
姜芙无语:“这又不是姥姥的错,反倒害得她藏着掖着了。”
她用手机搜了那个地方,确实很穷,哪怕已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依旧让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姜芙吃了一惊。
尤其那些人均年收入的数据,她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不敢想象,生活在那里的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更不敢想象,那些基层扶贫干部又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才能让全国8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
“啊,孩子爸爸的老家竟然就在这里?”
姜芙后知后觉,她又伸出两根手指,把电子地图拉大,仔细看了看。
原着里压根没提过这段感情,毕竟一个恶毒女配很快就下线了,以至于姜芙到现在还不知道姜悦生父的具体情况。
小爆悻悻:“当年的全省理科第二,第一有少数民族加分。别的不说,你女儿这个基因是真的强爆了!”
想了想姜悦就连背个英语单词都背得龇牙咧嘴,痛不欲生的模样儿,姜芙对这句话的真实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难道是……原主的智商在拖后腿?!
很有可能!
姜芙顿时觉得前途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