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是反贼,娶个公主很合理吧? > 第442章 后路被截,骑兵守城寨?

第442章 后路被截,骑兵守城寨?(1/2)

目录

在古代军队系统中,兵符是权势地位的象征。

原则上,手持皇帝的虎符,便可号令三军兵马。

但原则是原则,实际是实际,其中掺杂了太多不可控的因素。

单说一点,虎符乃是死物,人却是活的,有思想,懂权衡,懂利弊的。

在现实中,到了真正的危急关头,估计很少人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一枚死物。

西楚三十万皇城军之所以愿意离开楚京,完全是因为赵彻这个曾经带领他们夺取天下的皇帝,而绝非是因为一枚兵符。

兵符更大意义上只是一个象征,而不是本质。

到了真正两军对垒的时候,将士们听从的唯有那个主帅,绝不是那个手持兵符的人!

这点,从正史中的大明就可看出一二。

当年朱允炆同样手持三军兵符,但最终朱棣大军还是顺利集结,并造反了。

兵符并不能控制朱老四的藩兵,更不能控制支持他的各地守军,象征永远是象征,并不能代表实际。

这也是李宣在赶往昆仑山之前,为何敢把西楚虎符交给皇甫俊的原因。

其一,皇甫俊是外邦太子,西楚军团根本就不会听他号令,纵然虎符在他手中。

其二,真正的战士是懂权衡的,根本不会盲目听令,只会遵照自己直属将官的指令。

而赵彻将李宣赐封为北伐大元帅,实际的兵权就只在李宣一人手中。

更何况,实际带兵的崔玉阳还是虎威军的细作?

因此,不论李宣手中有无虎符,都是可以实际调动驻守幽州的三十万兵马的。

唯有启用这股中坚力量,让暗中的某人认为西楚国内空虚,时机成熟,方才会主动跳出来。

先灭平洲,后杀李宣,再迫使赵彻退位!

但那人不得而知的是,当他与大樑皇帝、东瀛天皇组成联盟,意图共分天下之时,实际上...李宣、皇甫萱和赵彻之间也形成了某种类似的联盟。

如今的坂田龟一已然被李宣的上神身份蛊惑,一心只想带着圣器回国邀功,然后挥兵直指中原,根本就不会在意其他。

三十万西楚皇城军此时进入大樑,根本就不会去打蛮夷,更不会全数葬送在战场上,而是全力相助皇甫萱夺位!

皇甫萱一旦在她父皇手中夺取了大位,大樑改朝换代,那人便成了孤家寡人。

坂田做梦都想不到,他心心念念带回的圣器会是一场瘟疫灾难,不仅不会让倭族战无不胜,反而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届时,失去了大樑和东瀛两大盟友,那人独木难支,岂还是李宣与赵彻的对手?

皇城军调动,虽然会促使平洲沦陷,但只要虎威军可以依靠火器固守秋神山,保存实力。

等待李宣处理好蛮夷十部,并成功帮助皇甫萱夺位后,大樑铁骑与皇城军将联合出兵横扫西楚各部,助力赵彻重夺大权!

无形中,一场最终决战已经悄然展开。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双方都认为自己胜券在握。

若无意外,皇甫英雄此时最大的任务,便是设计让西楚皇城军全部阵亡在大漠之上,彻底除掉赵彻的最后一张王牌。

但他岂会想到...在他与那人密谋夺取赵彻皇权时,自己的龙椅也在遭人觊觎?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即使赵彻失去皇位,他皇甫英雄可能会比之更早。

七天后。

李宣带着火器营与昆仑族队伍来到大樑北三道上的一个屯兵军寨,谓之苍山营。

苍山营,位于昆仑山脉西北段的中段。

建于两山之间,地理位置极为关键,乃是北域关之后的最后一个屯兵要塞。

苍山营往前,两天路程便可抵达北域关。

往后,便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和良田。

蛮夷人若是击破北域关,再夺取苍山营,大樑腹地将尽收眼底,再无天堑可守。

大樑朝廷自知苍山营的关键,因此在这里常年屯兵三万,武器装备都是最顶级的,与北域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近些年,皇甫英雄下令大肆改造苍山营军寨,建起了巨大的城墙,囤积大樑辎重物资,似有将之打造成第二个北域关的意思。

驻守在这里的士兵,皆是皇甫英雄的嫡系军团,对之忠心不二。

事实上,从昆仑山大殿赶往北域关,只需五天的路程。

李宣却用了七天方才抵达苍山营,其中除了有故意拖慢行程,让火器营有足够的休整时间之外,也有留出空间让莫离、皇甫萱与坂田办事的意思。

队伍在苍山营三里外暂时扎营。

李宣主仆三人站在一处小坡上远眺城防坚固的苍山军寨,神色各异。

身下不远处,云峰夫妇正在着手与火器营分开,奔赴樑京。

昆仑族八千嫡系族人,老弱妇孺已经提前撤往皇甫萱的封地,栖霞城。

四千部众留守主峰脚下,严防蛇群扩张,并开展针对蛇群数量的削减计划。

剩下的千余人则会跟着云峰夫妇前往樑京,暗中策应后续皇甫萱的夺位计划。

昆仑族在大樑国内的威望很高,在没有彻底与朝廷撕破脸皮之前,皇甫英雄大概率会允许他们进城。

这就给了皇甫萱里应外合,迅速夺取樑京的契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