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司马代曹(2/2)
他司马懿隐忍半生,等的,不就是今天吗?
前半生他司马懿殚心竭力,处心积虑,为曹氏立下赫赫战功,换来的却是猜忌与提防,如今他好不容易走到今天,怎么可能轻言放弃?
“玄伯。”
司马懿的目光,转向了刚刚从汉地逃回,已然丧父的陈泰身上。
“臣在。”
陈泰心头一喜,躬身应诺。
“卢龙塞的军心,如何?”
陈泰沉吟片刻,他知道这个问题的分量,不敢有丝毫隐瞒,如实答道。
“陛下,将士们……起初多有迷茫,但自陛下登基称帝,国号已立,军中已有定论,他们自然知晓当为我大辽而战。只是……汉军以复仇之名,言辞凿凿,恐会煽动旧部,仍需警惕。”
“好。”
司马懿点了点头,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下御阶,来到大殿中央,目光如电,扫过每一个人的脸,那股无形的威压,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诸位,曹氏的气数,早在八月之时,便已耗尽。”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刘瑁想要用一个死去的王朝来压垮我们,那我们就让他看看我大辽的厉害!此战若胜,我们就有机会与刘瑁分庭抗礼,重新二分天下,再在这天下棋局上斗上一斗!”
说到这里,司马懿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铁血的杀伐之气!
“传我之令!命司马孚为平州刺史,总督乐浪、带方等诸郡军务,即刻启程!”
“臣,遵旨!”
“记住,你的任务,不是击败董袭、陆逊,而是拖住他们!用最小的代价,将他们死死地钉在乐浪郡,绝不能让他们踏入辽东半步!”
“臣,遵旨!”
司马孚躬身领命,他知道,要挡住汉军那两位水陆名将,并不简单,但他别无选择……
“诸葛诞、徐质!”
“臣在!”
二人齐声出列。
“辽西走廊是我大辽的咽喉。朕命你二人率本部兵马屯驻于此,互为犄角。刘瑁若想绕过卢龙塞攻我腹心,必过此地。你们,给朕牢牢地守住了!”
“末将遵命!”
最后,司马懿的目光落在了陈泰、王基,以及自己的七弟,司马通的身上。
“玄伯、伯舆、雅达!”
“臣在!”
“你们三人随朕亲赴卢龙塞!那里,将是此战的决胜之地!如朕所料不错,刘瑁的主力会出现在那里!朕,要再会一会这位汉帝,看看他这些年,变了多少!”
“我等愿随陛下一战,万死不辞!”
三人轰然应诺,眼中战意沸腾。
“子通、子元!”
“臣在。”
“儿臣在。”
蒋济与司马师大声应诺,静候司马懿的命令。
“朕就将这都城,这大辽的根本,尽数交予你们。你二人,一内一外,一文一武,务必保证前线大军的粮草供给,安抚民心,稳住后方。此战,胜负不仅在沙场,更在你们手中!”
“儿臣(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司马师与蒋济齐声应道。
部署完毕,司马懿缓缓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空旷的大殿转瞬之间就只剩下他一人。
他走到殿外,负手而立,遥望着西方那片被暮色彻底笼罩的天空,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长安城那巍峨的宫阙,看到那个被自己列为最大敌人的身影。
“刘瑁……”
他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这天下,不是你一人的天下。这盘棋,现在才刚刚开始……”
就这样,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终极对决,就在辽东这片冰冷的土地上缓缓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