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邓艾献策(2/2)
众人再次陷入了沉默,显然面对此等情况,似乎只有强攻这一条路了,但他们已经打了两个月,还要接着打吗?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自末席响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禀都督,末将邓艾有一计,或可破此僵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身形不高,面容坚毅、眼神却锐利如鹰的年轻将领自队列末尾走出,正是刘瑁特意安排至贾诩军中历练的小将,邓艾。
原来自马超从安西都护府归来后,邓艾也回到了长安城,此次征辽,邓艾又被刘瑁专门挑选,继续跟随着马超一同伐辽。
贾诩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静静地打量着这个主动请缨的年轻人,深知刘瑁对其看重程度的贾诩并未因其位卑而有丝毫轻视,只是淡淡道:“讲。”
邓艾不卑不亢,对着帐上诸将深施一礼,而后大步流星地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朗声道。
“诸葛诞与徐质的防线,正面坚固,无懈可击。然其侧翼,看似天险,实则却有通路!”
邓艾一边说着,他的手却重重落在了沙盘上辽西走廊南侧,那片代表着无垠渤海的区域!
“末将连日来,沿着海岸查探,并重金寻访了数位在海边居住了一辈子的渔民,发现此地隆冬时节,渤海近岸数里之内,偶尔会凝结出大面积的海冰,其厚度足以支撑人马行走!”
此言一出,满帐哗然。
“什么?走海上?”
张飞那张古铜色的脸上,此刻写满了难以置信,他瞪圆了双眼,胡须也因惊愕而微微颤动。
庞统那双狭长的凤眼却瞬间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几步冲到沙盘前,死死盯着邓艾所指之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邓艾并未理会众人的惊愕,继续说道。
“辽军所有补给皆由后方柳城沿走廊运送,我军若能挑选一支精锐,趁夜踏冰而行,绕过辽军正面,自海上迂回,断其粮道,焚其辎重,辽军军心必乱!
届时,我大军再趁势猛攻,内外夹击,诸葛诞一旦心有顾忌,辽军防线必一触即溃!”
“冰海踏浪,釜底抽薪!”
庞统一拍大腿,脸上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与赞赏。
“妙!当真妙计!此计虽行险至极,但若能功成,辽西走廊,必破无疑!”
贾诩静静地听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端倪。
他盯着邓艾,看了许久,才缓缓开口。
“士载,你此计,确实可行。但可谓九死一生。冰面之下,可是无底海渊,海冰瞬息万变,一旦有变,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他顿了顿,浑浊的目光扫过邓艾年轻而坚毅的脸。
“本督可以给你两千精锐,皆是安西、安北及翼德麾下最耐苦寒的勇士,但老夫也要告诉你,你出发之后便是孤军。若败,本督不会发一兵一卒的援军,你可明白?”
这番话,声音平淡,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帐内诸将无不心头一寒,这便是贾诩,为了胜利,可以牺牲一切的毒士……
邓艾却挺直了胸膛,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斩钉截铁地应道:“末将明白!为大汉破局,为大军开路,乃末将之幸!此次不破辽西走廊,艾,誓不回还!”
“好!”
贾诩眼中的欣赏再不掩饰,他看着此子,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这邓艾,心志之坚,行事之狠,颇类自己,此次若能生还,他贾诩定要好好栽培!
数日后,震天的战鼓再次擂响。
张飞与马超仿佛憋足了两个月的怒火,在这一刻尽数爆发,他们轮番率领大军,对辽西走廊的正面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强攻。
无数汉军士卒推着冲车,顶着厚盾,在漫天箭雨与滚木礌石中,如赤色的潮水般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辽军的防线。
“徐质小儿,可敢与你张爷爷决一死战!”
张飞立于阵前,手中长矛直指寨墙,声如雷震,响彻山谷,他那古铜色的面庞显得通红,竟有一丝关二爷的感觉,就连胡须也根根倒竖。
“诸葛家的人,只竟也龟缩不出吗?这岂不是丢了孔明的脸!有胆便出城与我马孟起一战!”
马超银甲白袍,纵马驰骋于阵前,手中银枪如花绽放,将无数射向自己的箭矢一一挑飞,引得汉军阵阵喝彩。
辽军主将诸葛诞与徐质立于高处,看着汉军这般叫阵,勒令麾下防守不出,不敢有丝毫大意,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汉军的防守之中。
“将军,想来汉军快要撑不住了……”
徐质站在寨墙之上,望着不断涌上的汉军,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不可大意……这辽西走廊与卢龙塞并为辽东门户,决不能有失”
“放心吧,将军,再等半个月,这辽西会更加寒冷,我就不信这刘瑁麾下的中原兵卒承受得了!”
诸葛诞点了点头,望着前仆后继的汉军,心中对于自己的选择产生了一丝动摇……
“这应该就是汉军最后的挣扎了,守住这波,汉军必退!”
“喏!”
二人以为,这是汉军在严寒之下,被逼得狗急跳墙,欲做最后的决死一搏,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
就在昨夜雪夜之中,一支两千人的汉军部队,在邓艾的率领下,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海岸线的尽头,踏上了那片在黑暗中泛着幽光的无垠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