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大基建时代(1/2)
李寅大婚之后,北海再次抛出重磅消息,开启大基建时代。
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北海政权重大战略的支撑。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
翻译过来就是北海要利用五年时间,在各郡各县之间修建铁路,翻修官道,疏通水道,开通海道。
各大势力弹冠相庆,他们最害怕北海励精图治,招兵买马,不断扩军。
听到北海要修路的消息,纷纷讥笑张归元少智,许仲涛缺谋。
如今东汉帝国风雨飘摇,拥立新帝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不插手拥立新君,却执着于修路,真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
他们不理解,修路对于一个势力意味着什么。
“要致富,先修路”并非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自古至今,东西方都证明的先进理念。
后世的美国,在二战后大量修建州际高速公路,而且基本上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出资,绝大部分实施免费使用。
构建了全美的快捷、安全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人员、物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
结果美国经济受益于高速公路取得的巨大发展,开启了黄金时代。
百业俱兴,鼎盛至极。
东方的另一个伟大国度,更是开启了大基建时代,实现了弯道超车。
便捷的交通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修路能打通农产品,水产品销路,吸引投资和商品流入,形成高效流通渠道。
路是信息流动的中心,修路加速了市场动态、政策信息等传递,降低交易成本。
与此同时,路还直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在偏远地区,道路建设是脱贫攻坚的关键。
在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往往主张修路。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帝王,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基建狂魔。
他下令修建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驰道网络。
驰道,意为可以纵马奔驰的道路,其路面宽度达七十米,路基高出地面以利排水,并种植行道树。
如北方道,西方道,秦栈道,武关道,东方道,临晋道,上郡道,并海道等等。
这已经十分接近后世高速公路的概念。
其中的绝大多数驰道都是后世官道的根本,而且建立了完善的保养修缮机制。
设立“道桥掾”等官职,专门负责驰道的修建、维护和管理。
定期派官员巡查驰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对破坏驰道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驰道的安全和畅通。
如此大规模的修路,逼迫百姓过甚,在短时间修建了太多的巨型建筑,导致了强秦暴毙而亡。
如今,北海有了强秦的经验,重新开启了大基建时代,不会重蹈覆辙。
在北海大规模修路的同时,北海政权军民两界的修仙者们齐聚平安城,数量超过二十万人。
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张归元站在审判世家大族的高台上,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修仙者们,心情万分激荡。
曾几何时,他不过是外门弟子,专精种田养猪的宗门佃户。
如今,他已经是十九个郡的主人,两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独裁者。
坐拥两条龙脉,统治千万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