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以武止戈(中)(1/2)
涉及西南最为核心的战事,气氛火热的乾清宫暖阁突然落针可闻,十数道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向坐在暖阁最中央的首辅方从哲,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自西南边陲时隔三年,重新燃起战火,朝中对于\"平叛\"最为积极的,便是朝中籍贯为湖广的\"楚党\"官员。
如今这个时代,在朝中身居要职的官员们虽然会因为\"权势\"等原因与其他党派官员彼此攻讦,但对于自己的\"家乡\"还是发自内心的关爱照拂。
湖广与川贵唇齿相依,一旦西南叛军坐大,战火便会顺着江水蔓延至湖广,此外朝廷调动大军,粮草过境都需要经过湖广,势必会对当地百姓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
故此,朝中的\"楚党\"官员自是万分希望朝廷大军能够尽早平定西南战乱。
相比较昔日众正盈朝的\"东林党\",朝中的\"楚党\"官员虽然大多以中低级官员为主,少有人能够官至高位,现任的\"党魁\"也不过是官拜太常寺少卿,加授中议大夫的官应震。
但现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却也是湖广江夏人氏,与\"楚党\"关系密切。
除了关心家乡故里的\"楚党\"之外,朝中的\"浙党\"却也随其联合发声,甚至态度比\"人微言轻\"的楚党还要积极许多。
毕竟在\"东林党\"众正盈朝之前,朝中最为\"清贵\"的党派便是以大学士沈一贯领衔的\"浙党\",其继任者叶向高虽出身东林,但现任首辅方从哲为了与朝中的\"东林\"对抗,却也顺水推舟的成为了浙党党魁。
除此之外,前四川巡抚徐可求,现任巡抚朱燮元,贵州巡抚李枟,云南左布政使彭应明这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浙江人。
即便其长期在西南边陲任职,与朝中的\"浙党\"并无太过密切的关系,但依旧存在着不容置疑的同乡之谊。
如今\"浙党\"大员身居险境,朝中的浙党官员们自是心急如焚,对秦邦屏,黄得功等武将停滞不前的行为感到不满。
\"回禀陛下,老臣以为秦总督所奏实为老成持重之言,\"像是众望所归一般,首辅方从哲起身拱手:\"如今西南土司以溃逃至澄江府和曲靖府两地,想要与那水西安氏汇合。\"
\"既如此,我朝廷便应调集大军,对其形成合围之势!\"
\"万不可令其继续苟延残喘。\"
因为西南之乱迟迟没有解决,朝中已是陆续出现\"和谈\"或者征召西南土司随同平乱的声音,而这些人给出的根据便是当年的\"播州之役\"。
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以来,每逢西南发生战事,朝廷的第一选择都是征召当地的土司,如此既能增强朝廷中枢与这些土司之间的联系,还能减少朝廷的军费开支,实乃一举两得。
或许这些人也并非是诚心实意的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西南战事,只是觉得如此能够将西南的水搅得更浑,有利于其他党派的官员从中浑水摸鱼。
\"贵州能守住吗?\"
\"曲靖府守得住吗?\"
\"国库能撑得住吗?\"
不待朱由校做声,暖阁中便有反对的声音响起。
贵州水西素有反心,三年前的\"奢氏之乱\"若非朝廷反应及时,这安氏恐怕早就竖起反旗了,土司滇东土司殊死一搏,重兵围困曲靖府,这水西安氏估计很快便会亲自下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