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成立高压锅研发项目团队(2/2)
苏新城拿出一份文件。
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流程。
做技术方案,交给苏新城审批,审批通过之后立项,成立项目组。
项目组成员需要在文件上签字,还要签署保密条例。
不论项目能不能成功,相关文件都要存档,可以追溯。
做完了立项的前期工作,陈建业开始讲解高压锅技术方案。
高压锅技术非常简单,一句话总结,加大锅内的压力,提高水的沸点。
项目团队成员一听就懂。
这样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例如平时家里用的烧水壶。
一旦水烧开之后,会把烧水壶上面的盖子顶起来,冒出白色水汽。
高压锅类似死死按住烧水壶的盖子,让水汽不能溢散出来,提高锅内的压力。
当压力达到一个1.2倍的大气压强,则会顶起高压锅锅盖上的限压阀,通过限压阀溢散锅里的水汽。
同时限压阀会让高压锅里面的压强,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这个技术方案非常成熟,大家伙一听就能明白,没有技术难题,肯定能做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苏新城选定先做高压锅的原因。
“关于高压锅的研发进度,我将其分成两个模块。”
“一个模块是做锅身锅盖,一个模块是做密封圈和高压锅把手以及限压阀。”
“锅身锅盖我准备采用不锈钢和铝合金两种材质,对应不同的售价,我们先用不锈钢材料来做实验。”
“密封圈需要橡胶材料,高压锅把手需要塑料材料,限压阀则是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的结合。”
陈建业侃侃而谈。
既然选择了做高压锅,这几天他自然没有闲着,一直在脑海中思索如何协调项目团队。
轧钢厂技术人才济济,做一个高压锅自然没问题,但怎么安排需要研究。
人才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不是丢给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混乱的去研发。
那样效率低,而且可能会有重复,以及考虑不到的点。
陈建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这么安排。
“我赞同建业的想法,分成两个模块来做,更符合我们项目团队的情况。”
“我们现在人手很多,一起做人手有富余,分开做能够提高效率。”
苏新城表示赞同。
接下来大家便按照陈建业的安排,划分两个小组。
苏新城作为总工程师,不适合做小组长,那样会拉低他的位置。
陈建业也不会让苏新城做小组长,凌驾在苏新城上面。
所以这次高压锅项目组,依旧是陈建业做组长,苏新城做副组长。
罗仁平作为项目一队队长,雷凯旋作为项目二队队长。
两个队伍分别配置三个八级技工,分别是一个磨修工,一个焊工,一个钳工。
另外还有两个工程师,以及三个高级技工。
划分完小队人员,陈建业赫然发现,项目团队已经有二十二个人了。
接下来,陈建业又给两个小队安排了工作节点。
例如一个星期,他要看到高压锅锅身和锅盖的粗胚,以及配件粗胚。
配件要装到锅盖上去,锅盖能和锅身旋转锁在一起。
别管能不能用,先把粗胚做出来。
有了粗胚,接下来项目团队花两周时间打磨。
完成稳定生产粗胚模具的制作,以及稳定生产配件模具的制造,还有粗胚表面打磨。
接下来两周,则调试高压锅密封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
最后一周,将成型的高压锅投入实际使用,炖牛肉或者猪蹄。
高压锅是烹饪器具,必须做菜,模拟用户使用的场景,才能发现问题。
项目团队成员对陈建业的安排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