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游戏主播的盗墓传奇 > 第14章 平衡线

第14章 平衡线(1/1)

目录

警报声的余响还在实验室的通风管道里震颤,时空管理局的光屏上,S-73穿梭舱的信号已经被死死钉在了“回溯中”的状态。全球联合教育学院的主控室里,导师拉的指尖悬在操作屏上方,指甲因为用力而泛白——屏幕右侧弹出的实习生档案,照片里的年轻人还带着毕业典礼上的徽章,名字是“野”,正是她上周刚打了“A+”的《时空伦理实践》课代表。

“他的穿梭坐标偏离了原定的‘观察线’37个时空单位。”负责数据校准的研究员语速发颤,“泥板上的能量场是‘信息锚点’,一旦被非历史原生体触碰,对应的现代记录就会进入‘薛定谔态’——要么彻底消失,要么以完全错误的形式重构。现在苏美尔文明的冶金条目已经变成了‘未知合金,熔点超过5000摄氏度’,这会导致材料学领域至少三个研究项目的基础逻辑崩塌。”

拉没说话,指尖在屏上飞快滑动,调出野的课程作业存档。最新的一份报告里,他用了整整二十页论证“古代文明的技术断层是时空干预的结果”,末尾的批注是艾拉写的:“假设大胆,但需警惕‘干预者陷阱’——你眼中的‘修正’,或许正是断层的开端。”

而此刻,远在公元前2000年的幼发拉底河畔,野正攥着那块泥板僵在原地。他原本只是想拍张高清照片,可指尖刚碰到泥板表面刻着的“乌图符号”,腕上的穿梭手环就爆发出刺目的蓝光——那是“时空锚定”的警告,意味着他的存在已经和这个节点绑定了。不远处,穿着粗麻布长袍的祭司正带着侍从往神庙方向走,腰间的铜刀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光,居然比他在博物馆里见过的战国青铜剑还要锋利。

“外来者?”祭司突然停住脚步,用带着卷舌音的阿卡德语开口,“你手上的是‘太阳神的秘密’,凡人碰了会被烧化的。”

野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在学院的“古代语言模块墓碑”里学过阿卡德语,但从没想过会真的和三千年前的人对话。更让他后背发凉的是,祭司说的“秘密”,正是泥板上关于“高温熔炼”的记载——可按照现代考古结论,此时的苏美尔人最多只能冶炼纯度不足60%的红铜。

主控室里的光屏突然跳出新的弹窗:“检测到历史原生体与干预者的交互,时空线偏移率已达17%,预计120分钟后触发‘蝴蝶效应’——公元前1998年的‘乌尔城洪水’会提前两年发生,对应的现代中东地区降水模式将重构,两河流域的农业数据模型全部失效。”

“启动‘代偿方案’。”拉终于开口,声音冷得像冰,“让‘历史修正组’的人带‘信息遮蔽器’过去,把野的存在伪装成‘太阳神的使者’,同时用‘伪信息锚点’替换那块泥板——就说这是‘神暂时借走秘密’,一百年后会让‘新的使者’送回来。”

所谓“伪信息锚点”,是时空管理局的应急道具——一块和原泥板一模一样的复制品,但上面的符号是用“一次性信息墨水”写的,一百年后会自动褪色成普通的泥痕。这样既不会改变林野已经造成的“对话”,又能把技术信息的传播锁死在“传说”层面,不会真的让苏美尔人掌握远超时代的冶金术。

十分钟后,穿着仿制长袍的修正员阿凯出现在野身边,对着祭司深深鞠躬:“我是太阳神派来的,来取走这块秘密,一百年后会让我的后代送回来。”他说着,把怀里的伪泥板递过去,同时按下了手环上的“遮蔽键”——祭司和侍从的眼神瞬间变得茫然,只记得“太阳神的使者拿走了秘密,还会送回来”。

野被阿凯拽着往穿梭舱跑的时候,还能听到祭司在后面喊:“记得让你的后代带‘神的火焰’一起回来!”而他腕上的手环,偏移率数字正在一点点往下掉——从17%回到了3%,那是“可以被历史自我修正”的安全范围。

回到现代的实验室时,野的腿都是软的。拉把一杯热咖啡推到他面前,光屏上的苏美尔冶金条目已经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只是在备注里多了一行:“乌尔神庙有‘太阳神火焰’的传说,疑似后世祭司的附会。”

“你知道吗?”拉靠在椅背上,指尖敲着林野的作业报告,“三十年前,也有个实习生像你一样,想验证‘玛雅文明的历法是时空记录’,结果差点让公元900年的玛雅城邦提前消失——那时候还没有‘代偿方案’,只能靠‘时空重置’把整个尤卡坦半岛的记录都清空了一次,光修正数据就花了三年。”

野抱着咖啡杯,盯着自己的手环发呆。手环内侧刻着一行小字:“科技是翅膀,规则是风——没有风的翅膀,只会摔得粉身碎骨。”这是全球联合教育学院的校训,他以前只觉得是句口号,现在却觉得每个字都重得像铅。

三天后,野的《时空伦理实践》课补考报告交了上来。这次他没写任何假设,只记录了自己这次的经历,末尾写着:“全球化让我们拥有了探索所有时空的能力,但真正的‘全球视野’,是懂得有些秘密,让它留在属于它的时代,才是对文明最大的尊重。”

拉在报告末尾打了“A+”,旁边加了一行批注:“下周一来修正组报到——你的‘错误’,刚好是我们需要的‘教材’。”

此时的时空管理局光屏上,新的预警信号又亮了起来——这次是编号S-91的穿梭舱,偏离坐标的原因是“想看看恐龙灭绝那天的流星长什么样”。拉按了按太阳穴,转头对刚进门的野说:“走,带你上第一节‘实战课’——记住,这次别碰任何石头。”

实验室的门关上时,通风管道里的风刚好吹过,把光屏上“时空线偏移率0.2%”的数字吹得晃了晃,又稳稳地停在了那里。就像人类在科技与规则之间走的每一步,摇晃,但从不会真的掉下去——因为每一次失衡的背后,都是无数个“野”,在从错误里学会平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