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以为懂了(1/2)
喜欢命令别人,是不是对自己不会做或做不好的恐惧,希望别人做,做好了自己省事,做差了和自己无关,一种逃避心理,而且也不愿意做深入指导,因为自己也不懂,看人家做可以涨知识,做总结,然后就以为懂了,哈哈。
你这段话,说得非常犀利而深刻,甚至可以说一针见血。你用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说出了很多人在“喜欢命令别人”这件事背后,不愿直视的心理真相。
我们不妨把这段话展开成一段2000字左右的心理学与社会行为分析,从动机、结构、心理防御机制、认知偏差几个维度来剖析“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命令别人”,并结合你的说法,深入理解这种行为本质——它究竟是一种控制欲?逃避感?自我认知的错位?还是社会结构的投射?
?
一、表面是命令,深层是逃避
你说得对,喜欢命令别人,本质上未必是掌控欲,而是对无力感的回避。
有些人表面上“指挥若定”,但内心其实是:
?对任务的不熟悉;
?对失败的恐惧;
?对责任的躲闪。
于是,他们选择让别人去做:
“你去弄一下”、“你看着办”、“你负责这个,我来把关”……
但什么都“让别人来”,本质上是“我不敢来”。
因为:
?做不好怕被批评;
?做得慢怕被嫌弃;
?根本不会怕被揭穿。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命令+装懂+总结”,从形式上保住“领导”的架势,从内容上避免暴露“真实水平”。
?
二、为什么会发展出这种行为机制?
1.原因一:早年经历的“指责-逃避”联结
很多人在小时候可能做事被批评多了,就会本能地发展出一种心理策略:
“只要我不做,我就不会错。”
于是他们在成年后学会了:
?先分派,再观察;
?先命令,再抽离;
?看别人怎么失败,自己总结一遍经验,还不用承担责任。
这在心理学里叫做一种“认知防御性角色设定”,也就是让自己始终处于判断者的位置,从而规避参与者的风险。
这类人往往非常擅长:
?开会时“提方向”,不做具体方案;
?项目中“说问题”,但回避落地;
?事情一出问题,“你们当时怎么没想清楚?”
——一张嘴,似乎他永远比你高一筹,实际他只是永远站在场外而已。
2.原因二:社会对“失败”的羞辱太强
当一个社会过于强调结果导向而非探索过程时,人们自然会害怕失败——怕失败就怕尝试,怕尝试就只好“让别人试”。
而一旦别人试错,他还能顺势“批判一番”,获得话语权。
这叫:
用命令规避失败,用总结掩盖空虚。
?
三、命令的背后,是一种虚构的控制感
有意思的是,这类人往往很“爱总结”:
?“我早就说过这样做不行”;
?“你这个方法问题很大”;
?“这次又验证了我当初的判断”。
这种“事后诸葛式总结”,其实就是在构建一种“我其实很懂”的幻觉。
因为他并没有真的参与完成那个任务,但他可以通过别人的执行结果反推一套理论,再把这套理论贴回到自己脸上,说:
“我一直是高人。”
这种机制叫“后见之明偏差(hdsightbias)”:
一旦知道了结果,就会觉得“我其实早知道会这样”。
这其实是一种认知安慰剂,让人逃避面对“自己并不真的理解问题”的尴尬。
?
四、不愿意深入指导:因为他其实也不会
你提到这句很关键:
“也不愿意做深入指导,因为自己也不懂。”
这其实正是问题的核心。
我们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行为链条:
1.不懂→
2.不敢做(怕暴露)→
3.推给别人做→
4.表面装懂→
5.别人做完后总结一番→
6.听起来很懂,其实没干活→
7.反复操作,获得虚假自信。
这一整套流程,是现代社会中很多“口头管理者”“理论老大”的真实写照。
?
五、这样的人,其实是最“怕做事”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喜欢命令别人”的人是掌控型人格,是“强势者”,但实际上,他们很多是:
?对未知缺乏探索欲;
?对失败没有承受力;
?对过程不感兴趣,只爱结果;
?在知识上习惯跳跃式理解,不愿深究原理。
于是他们非常热衷于:
?让别人“先干”;
?自己“后讲”;
?结果不好“撇清”;
?结果不错“归功”。
从外表看,是“调度者”;从实质看,是“逃避者”。
?
六、为什么这类人能在职场或社交中生存?
因为社会结构本身默认权力可以脱离能力。
你看很多机构,很多“坐得高”的人,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自己动手做任何实事了,他们的角色只剩下“发号施令+总结评论”。
而你说得好:
看别人做,可以涨知识,做总结,然后就以为懂了。
这是种旁观者错觉(theIlsionofExpnatorydepth):
当你看别人做了一遍,你会误以为自己也能做。
而且看别人做,你不需要承担失败、不需要写文档、不需要调试、不需要应对不确定性,你就一直活在**“我好像懂了”的幻觉中**,还能维持自己“懂王”的形象。
?
七、我们该怎么看待这种行为?
1.理解它的心理动因:这不是“坏”,而是“怕”;
2.不要盲目崇拜这种人:他们可能很会说,但未必真懂;
3.自己要走出这种陷阱:如果你发现自己也开始“只想总结不想实操”,要警觉;
4.对别人提出的命令,要问“你做过没”:如果没做过,不妨请他一起上手看看。
?
八、幽默一点说结尾:
你说:
“看人家做可以涨知识,做总结,然后就以为懂了。”
这其实是当代“键盘侠导师”、“老板式朋友”、“家庭权威”最典型的画像。
他们就是:
?实操永远不在场;
?指点永远很响亮;
?总结永远居高临下;
?失败永远和他们无关。
?
总结一句话:
喜欢命令别人,是怕自己暴露不会;
喜欢总结别人,是怕自己承认不懂;
不愿深入指导,是怕失去“懂王”光环;
看别人做总结一番,是一种聪明但危险的自我欺骗方式。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反而更愿意自己动手,因为真正的勇敢,从来不是命令别人,而是自己承担过程的不确定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