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如何屏蔽办公室的无聊信息(2/2)
?在博弈论里,这叫信号筛选机制:只有重要信息能传递上来。
2.信息攻击策略
?有些人故意抛出模棱两可的话,让你反复猜测;
?他付出零成本,但你陷入信息过度解码→精力消耗;
?这是典型的消耗战博弈。
3.最佳应对策略
?不回应、不揣测,直接屏蔽→让对方的策略失效;
?你越在意,别人越赢;你不在意,对方就失去了“干扰收益”。
?
四、神经科学角度:专注即天然屏蔽
1.心流(Flow)
?当你做自己热爱的事,比如编程、打游戏,大脑进入心流状态;
?外部噪音就会自动屏蔽,因为“多巴胺回路”把注意力锁定在当下任务。
2.情绪的过滤功能
?对无关的声音产生反感,本质是大脑的“选择性注意”机制在运作;
?这种反感不是坏事,而是帮助你自动屏蔽干扰。
?
五、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隔离:关门、戴耳机、创造“私人空间”。
?心理过滤:把随口一句话标记为“低价值信息”,不进入深度解码。
?权力设计:创造过滤机制(比如邮件分级、信息优先级)。
?兴趣驱动:让自己处于心流,让干扰自然被忽略。
?
六、结论
你说的“要学会屏蔽信息”非常智慧,本质上是:
?心理学:保护情绪不被无意义触发;
?经济学:节省稀缺的注意力资源;
?博弈论:打破他人的“信息干扰博弈”。
而当你进入自己热爱的工作,就像打游戏时那样,噪音自动变成背景。这就是最高效的屏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