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 第429章 东线突破(一)

第429章 东线突破(一)(1/2)

目录

毛奇前线的空气是粘稠的,

带着硝烟、湿热和腐烂的混合气味,吸进肺里像灌了铅。

天空早已失去了原本的颜色,

被连日炮火掀起的尘土和浓烟染成一种肮脏的、令人窒息的灰黄。

阳光费力地穿透这层厚重的幕布,

投下来的光芒也显得有气无力,将大地上的残破景象映照得如同褪色的噩梦。

这里是同古-毛奇公路以东,

远征军第6军漫长而脆弱的防线一角。

兵力像撒豆子一样分散在漫长的交通线和关键节点上,彼此难以呼应。

士兵们蜷缩在匆忙挖掘的野战工事里,军装被汗水与泥泞浸透,又被低温很快凝结成刺骨的寒冷。

他们紧握着手中的中正式步枪或、老旧不堪的汉阳造,

眼里混杂着疲惫、警惕和不易察觉的惶恐。

不远处,隐隐传来闷雷般的声响,

那不是天气作祟,而是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的战车集群在推进。

这声音并不激烈,带着一种机械的、无情的韵律,

不紧不慢,死神的脚步声正一寸寸碾过焦土,由远及近。

“听,又近了……”

趴在散兵坑边缘的陈小川喃喃道,他的耳朵几乎贴在了被震得微微颤抖的土地上。

旁边的瘦猴咽了口唾沫,那声音在死寂的坑道里显得异常响亮,

喉结像受惊的耗子般上下窜动。

他握着老旧汉阳造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关节处透出缺乏血色的青白。

日军的冲锋如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

将他们本就单薄的防线冲得千疮百孔。

撤退,不断的撤退,从有序的后撤变成狼狈的奔逃。

他们排,因为团长反应机敏,

总能在合围前嗅到危险,率先脱离接触,成了少数还能保持基本建制的单位。

残缺的川军团被收拢起来,像填沙包一样塞进了这片匆忙挖掘的阵地。

“妈的……跑得快……

就为了赶到这鬼地方挨更毒的打……”

瘦猴的声音带着哭腔,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愤怒。

一路的溃败早已磨掉了他们初上战场时那点可怜的勇气,

剩下的只有对钢铁和火焰的本能恐惧,以及一种近乎麻木的绝望。

陈小川摘下从战死袍泽尸体上取下来的英军钢盔,

愣愣地看着上面的白日图标,

他也没想到战事竟然糜烂至此。

……

三日前,

1943年1月15日,曼德勒。

“先生们,我必须再次强调,西线形势已经极度危急!

日本人在卑谬方向的攻击强度超出了我们的承受极限!

英缅军第一师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我们必须后撤至仁安羌一线重整防线!

这是基于现实的必要决策!”

史迪威强压着怒火,用尽量克制的语气反驳,

“将军!平满纳会战的计划是我们共同制定的!

关键在于你们必须守住西线卑谬,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那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中路(平满纳地区)形成一个口袋,

让日军第55师团钻进来,然后集中第五军主力将其围歼!

如果你们现在撤退,整个右翼就完全暴露了!”

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坐在史迪威身旁,脸色同样铁青。

他接过话头,声音沉稳但带着焦急,

“贵军一旦放弃卑谬,日军第33师团便可长驱直入。

仁安羌不仅是你们的油田,更是战略枢纽。

若仁安羌有失,日军北上可威胁印度方向,东进则能切断我军退回滇西的退路!

平满纳会战将不攻自破,全局都会崩溃!”

“平满纳会战?全局?”

亚历山大仿佛听到了一个笑话,咧嘴笑了笑,

他的副手,英军少将托马斯·胡敦语气中带着讥讽,

“先生们,看看东线吧!你们不是收到情报了吗?

那个渡边正夫的56师团——正在你们第六军的防区里集结!

他们的目标难道是去观光吗?

你们指望我们在西线顶着巨大压力,而你们的东线却可能随时被敌人贯穿?

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还执着于一个纸上谈兵的会战?”

这句话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中了史迪威和罗卓英最敏感的神经。

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事实上,就在会议进行前的三个小时,来自东线的坏消息传来。

第五军军长杜光亭已经不止一次面色凝重地向罗卓英和史迪威汇报过,

新22师的包国维部多次发来急电,在棠吉(东枝)以东,第六军的防区内,

发现了日军正规部队和缅甸仆从军活动的确切迹象,

其兵锋所指,绝非小股骚扰。

所有情报综合研判,那个以强悍著称的日军第56师团,

极有可能正试图从第六军薄弱的防线上打开缺口,进行一场致命的深远迂回!

其最终目标,直指远征军的生命线——腊戍

史迪威紧咬着烟斗,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宏伟的平满纳反击计划,正因西线英军的动摇和东线岌岌可危的形势而濒临破产。

罗卓英则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史迪威深吸一口气,将烟斗重重按在地图上,

指尖点向同古以北和东线交错的区域:

“亚历山大将军,我们理解你的困难。

但战局瞬息万变,我们必须随机应变!

我们已经下令,让同古的22师撤出前线,火速东调,

驰援垒固-罗衣考一线,加固东线防御!

中路的门户已经放开,就等着日军第55师团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