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似是而非,茶肆评书(2/2)
“就说那水部先锋,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
“我知道!脚踏风火轮,手使火尖枪!”
一个扎羊角辫的孩童拍着桌子跳起来,胸前银锁叮当作响。
锁面上正是卢云的帝像缩影。
说书人笑眯了眼,折扇一点:
“小娃娃说得好!”
“当年杀生阵营犯界,黑风老妖喷吐幽冥鬼火,烧得天兵甲胄都熔成铁水,连南天门的金匾都烤得发黑!”
说书人猛地站起身,折扇当作火尖枪横劈出去:
“就在此时,哪吒太子脚踏两团赤焰,如流星坠凡尘!”
“那风火轮是先天离火所铸,轮光一转,竟把幽冥鬼火给‘吞’了!”
“三太子大喝一声‘妖邪休走’,火尖枪直刺老妖心口,枪尖迸发的金光,连三十三天外都看得见!”
“战后清理战场,太子还把多余的离火赠给财部,如今咱睢安铸功德币的炉火,就是他留的火种!”
“好!”
堂内炸雷般的喝彩。
挑夫拍得桌子咚咚响。
卢云端着茶盏的手微顿。
想起当年哪吒可没有经历过这一段故事。
如今睢安百姓虽不知这段细节,却记着哪吒的烈,倒比记着他仙职的人更多。
醒木再敲。
说书人话锋一转:
“有烈如赤火的,便有刚似磐石的!”
“咱再说说太岁部的都点检——武松武都头!”
“是景阳冈打虎的那个武松?”
邻桌挑夫放下粗瓷碗,嗓门亮得像铜锣。
“正是他!”
说书人坐回椅上,折扇摇得风生:
“诸位只知他凡间打虎,却不知他成仙后更见风骨!”
“去年江淮闹疫,疫鬼化作黑雾沾人即死,连筑基修士都挡不住。”
“武都头提着两把镔铁戒刀,从酆都一路杀到江淮,刀风过处,黑雾里的疫鬼全现了形!”
说书人模仿挥刀姿势,袖口扫过桌沿:
“那疫鬼首领躲在淮河底,武都头二话不说跳下水,在淤泥里斗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刀劈断疫鬼脊柱!”
“事后他没回天庭领功,反倒留在江淮,跟着郎中给百姓熬药,直到最后一个病人痊愈才走。”
“咱睢安去年冬寒,也是他托人送来了瘟部的驱寒符,老人们都说,贴了符连咳嗽都少了!”
卢云抿了口茶,茶水清冽入喉。
他想起武松刚入天庭时,与武大郎一起携手,只是可没听说过,武松在这边下界过。
想来说书人也是杜撰的故事。
窗外掠过一个扛着药箱的郎中,药旗上绣着“武府赠符”。
“说罢了刚猛的。”
“再讲一位柔情护世的——瑶姬仙子!”
说书人呷了口茶,语气软了些。
“这仙子本是上古神女,如今管着诸天江河。”
“前年睢安闹洪灾,大河水位涨得快漫过城墙,知县老爷急得头发都白了,百姓们抱着财物往高坡跑。”
“就在此时,河面忽然泛起万点珠光,瑶姬仙子驾着青鸾来了!”
说书人望着窗外的大河,声音带着悠远:
“仙子衣袖一拂,洪水就像被按住的野马,乖乖往东海流。”
“有人说看见她站在浪尖上,用玉簪在河面上划了三道线,当场就冒出三道石闸,把洪水分成三股,既没淹了漕船,又护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