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神汉雄兵,孤注一掷(2/2)
“朕就带着大汉的阴阳精锐,赴这场亘古未有的盛会!”
“传令下去。”
“取朕的虎符,限期门军、羽林军即刻整装待发……”
闻言,霍去病和卫青心神一震。
期门军,由陇西、天水等六郡良家子组建而成,汉武帝贴身侍从骑兵。
至于,羽林军初名建章营骑。
因屯驻建章宫得名,兵员为战死军吏遗孤,兼顾宫廷宿卫与大汉野战先锋。
后来又更名“羽林”,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
把他们全都调过去。
如此一来。
大汉只剩下南军与北军拱卫,整个神都安全性下降了很大一个层次。
“陛下!”
卫青闻言色变,急忙上前一步。
“期门军乃陛下贴身护卫,羽林军更是拱卫京畿的最后屏障,若是全都调往天庭......”
霍去病也单膝跪地:
“末将愿率本部骑兵先行,但期门、羽林二军关系长安安危,还请陛下三思!”
汉武帝目光如电,扫过二人:
“怎么?你们也以为朕老糊涂了?”
汉武帝的声音陡然转冷。
“还是说,你们觉得朕的决策有误?”
卫子夫见状,连忙柔声劝解:
“陛下,卫将军和去病都是为了大汉着想。”
“若是将精锐尽数调离,万一匈奴来犯……”
“万一?”
汉武帝冷笑一声。
伸手指着殿堂上浴血奋战的诸天神圣。
“看看!若是玉京山失守,莫说匈奴,就是整个大汉都将不复存在!”
汉武帝大步走向殿外,对着候命的传令官厉声道:
“继续,传朕旨意!”
“北军八校——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全部调往南天门待命!”
“陛下!”
卫青再也按捺不住。
“北军八校若是全部调离,长安防务将形同虚设啊!”
汉武帝猛地转身,眼中血丝密布:
“还有楼船军、轻车士、材官骑士,新编的属国骑兵,统统都给朕调去!”
“寇可往,吾等亦可往!”
轰隆——!
这接连的调令如同惊雷,在殿中每个人的心头炸响。
卫青脸色煞白,霍去病下意识握紧了剑柄,连向来温婉的卫子夫也忍不住以袖掩口。
屯骑、越骑、长水、胡骑为骑兵精锐,射声为远程弩兵精锐,更是大汉京师野战主力。
楼船军是南方水战精锐。
平百越、征朝鲜时的核心力量。
水战兵员多来自江淮、会稽郡,擅长水战与登陆作战,大汉规模最大的水师精锐。
轻车士则是重装战车精锐,兵士皆配重甲,战车配备戈、矛与弩箭。
在平原作战中形成“车骑协同”优势。
至于材官骑士,皆是地方郡国兵中的精锐。
材官骑士中的关中猛士、边郡骑射,都是军中翘楚,常被优先选入期门、羽林。
属国骑兵归附汉朝的匈奴、羌等部族组成的骑兵精锐,保留游牧骑兵战法,配备匈奴式弯刀与劲弩。
汉武帝此举。
分明是要将整个大汉的根基,孤注一掷的压上,押注到未知的天庭战场!
闻言,霍去病再难抑制,跨前一步急声道:
“陛下,如此一来,长安只剩老弱残兵,若是有变......”
“有变?”
汉武帝死死盯着霍去病。
“你是在诅咒大汉吗?”
卫子夫见状,连忙示意二人噤声,自己则温言劝道:
“陛下深谋远虑,必是看出了我等未能察觉的危机。”
“只是……卫将军所言亦要兼听,是否可留禁军部分精锐,以防不测?”
大司命在旁静静观察,此时方才开口:
“陛下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不过诸位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
“天庭兵马充沛,并无如此紧缺,届时还有诸天比试,陛下可留羽林军一部镇守长安。”
汉武帝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担忧的面容,终于稍稍缓和了语气:
“既然如此……就留羽林军左部镇守长安,其余各部,三日内必须抵达南天门!”
“这一战,朕赌上的是整个大汉的国运。”
“若是败了,留着这些精锐,也不过是让匈奴人多些战利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