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573章 中原江湖起风云!

第573章 中原江湖起风云!(2/2)

目录

大唐帝国的政治心脏,此刻却笼罩在一股压抑而凝重的气氛之中。

龙椅之上,端坐着一位面容英武,眼神深邃的年轻帝王。他便是力图重振大唐,削平藩镇,再造元和中兴盛世的唐宪宗,李纯。

他的手指,正轻轻敲击着御案上的一份密报。密报的内容,正是从汴州“天下英雄楼”传出的那些消息,以及后续引发的江湖震动。

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鸦雀无声。

“诸位爱卿。”

李纯沉默良久后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关于西北之事,都说说吧。”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紧张。

一名须发花白,身穿御史官袍的老臣出列,手持象牙笏板,声色俱厉地奏道:

“启奏陛下!臣,御史中丞韩愈有本奏!”

“臣闻,妖术惑众,乱我朝纲!那西北王李唐,虽有收复故土之功,然其所作所为,实乃动摇国本之举!”

韩愈的声音慷慨激昂,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他以‘格物’为名,行巫蛊方术,诱骗我中原武林豪杰,致使江湖动荡,人心思变!长此以往,天下英才尽入其彀中,人人只知有西北王,而不知有朝廷,不知有陛下!此乃效仿前朝王莽谦恭下士之故智,其心可诛!”

“更有甚者,其所造火器,虽为利器,却使匹夫可敌国士,乱了尊卑,废了德行。此乃以‘术’乱‘道’,以‘器’坏‘礼’!若任其泛滥,则我大唐立国之基,诗书礼乐,忠孝节义,将荡然无存!”

“臣恳请陛下,立刻下旨,严查西北王府,禁绝其‘格物’妖术,收缴所有火器,将李唐召回京师,圈禁于宗正寺,以绝后患!”

韩愈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义正辞严。

朝堂上,不少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官,纷纷点头附和,认为韩愈所言,乃是金玉良言,老成谋国之论。

身为儒门中人,韩愈即使被皇上钦点为钦差大臣,配合武威郡王郭昕对付世家门阀,但在面对伤及儒门根基的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他当然不能苟同李唐的作为。

然而,他话音刚落,武将队列中,一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大将便出列反驳。

“韩中丞此言,末将不敢苟同!”

说话的,是神策军新任左军中尉,大将军陈洪。

“启奏陛下!西北王收复河西、陇右,将为祸我朝数十年的吐蕃打得丢盔弃甲,此乃高祖、太宗亦未竟之全功!此等不世之功,岂是‘妖术’二字可以抹杀?”

“至于火器,末将以为,此乃国之重器!韩中丞只看到匹夫持之可伤人,为何看不到我大唐将士持之可开疆拓土,保家卫国?若我神策军能人手一支‘西北造’,何愁淮西吴元济不平?何惧河北三镇猖獗?”

“我大唐将士,用血肉之躯铸就长城,镇守边疆。如今有此等利器可以减少伤亡,克敌制胜,为何要禁绝?难道在韩中丞眼中,将士们的性命,还比不上那虚无缥缈的‘礼乐’二字重要吗?”

陈洪声如洪钟,每一句话都直指核心,让那些文官们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你……你一介武夫,懂什么叫‘国本’!”

韩愈气得胡子都在发抖。

“我只懂保境安民,开疆拓土!这便是我辈武将的‘国本’!”

陈洪寸步不让。

眼看文武两班就要在朝堂之上争吵起来,一直沉默不语的新科宰相裴垍,轻咳一声,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话说。”

李纯抬了抬手,示意争吵的二人退下,目光转向了自己最信赖的这位宰相。

“裴爱卿,你说。”

裴垍躬身行礼,不疾不徐地说道:

“陛下,韩中丞所虑,乃人心与道统。陈将军所言,乃社稷与兵戈。二者皆是国之大事,不可偏废。”

“依臣愚见,西北王李唐,自出山以来,虽行事惊世骇俗,但有三点,值得我们深思。”

“其一,他大败吐蕃,收复失地,却并未乘胜追击,深入吐蕃腹地。而是关起门来,垦荒屯田,招纳流民,一心发展民生。此举,不似有席卷天下之野心。”

“其二,他接受了陛下的‘西北王’封号,奉大唐为正朔,上表称臣,礼数周全。他治下的商税,亦按时解送朝廷,从未有过拖欠。此举,是为守臣子之礼。”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邀请道门佛门高人前往西北,并非藏私,而是公之于众。

他所展现的‘格物’之术,也并非只用于杀伐,更用于治病救人,强身健体。这说明,他所求的,或许并非霸业,而是……另一条我们从未见过的‘道’。”

裴垍的话,让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

李纯的眼神也变得更加深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