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化繁为简,精炼法宝

第四百四十三章 化繁为简,精炼法宝(2/2)

目录

程心瞻听了笑笑,

“那肯定,有得必有失,这样惊人的功效,要是损耗还低,那就没道理了。”

“也是。”

纪和合点头,并,

“现在宗里采来的风露,都是紧着无极在用,前些年他已经度过了八洗丹劫。想来,离他九洗成胎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

“哦!是吗?!”

程心瞻挑眉。

“正是。”

纪和合缓缓点头。

两人相视对望,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嘿嘿。”

两个凤一般的男子,此时脸上却显露出狐狸似的笑容。

————

一个月后,铁槎山。

暴雷初歇。

竹杖化身度过「紫霄七九坤化雷劫」。

为己土之雷,化生之雷,阴藏之雷。

火莲化身度过「黄天六九星焰雷劫」。

为丁火之雷,昭融之雷,阴明之雷。

两次雷劫过后,程心瞻的元神愈发光彩照人,他身上的一大批法宝灵物也随之更上一层楼。而此时此境的程心瞻,度起洗丹劫来是格外的轻松,连度两劫后,元神不曾疲惫,法力不曾损耗,于是,他想着择日不如撞日,索性就在云光洞中闭关架炉,专门抽出一段时间来精炼法宝。

如今的他,育得圣婴,全过三灾,无论精、气、神,比起之前都是不可同日而语,对大道的理解与对仙火的掌控也是高出来一大截,已经可以把身上的法宝推上一个更高层次的台阶了。另外,他修行境界增长的太快,也催促着他必须要这么做。因为此时要是还不精炼法宝,那很多法宝都要跟不上他的战力水平了。

他这一闭关,由春至夏,又是半年时间过去。

在这半年里,铁槎山上宝光阵阵,流光溢彩,仿佛日霞踞。又有风呼火啸,雷鸣剑吟,不绝于耳。这等动静,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定是有奇宝出世,引发异象。只不过,黄海之畔的九顶铁槎山为广法先生道场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任凭这边有再大的动静,也是无人敢来打扰。

一直到深秋霜降时节,种种异象才消停下来。

云光洞中,程心瞻熄火收炉,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次闭关,收获着实不。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自食气之初便一直跟随在程心瞻身边的「桃都」历经九次有无形变化,正式迈入仙器行列,成为程心瞻手上的第一把自炼仙器。

其次是「赤瘿」葫芦,得益于仙火以及火灾之后程心瞻对火法的精进理解,加之其本身跟脚卓越,如今也是成为了一件真正的仙器。

这一次,「幽都」的变化是极大的。因为到底,「幽都」其实是程心瞻身体的一部分,作为程心瞻肉身阴滓的承载之器,这一次随着程心瞻结成圣婴、历经三灾洗礼,「幽都」质地也随之水涨船高。加上这一次两道化身的雷劫都是阴雷,再通过程心瞻最后的精炼淬火助力,也是一举把「幽都」推到半仙器的水准。

「太乙青华伞」和「八宝云光帕」也值得好好道道。

「太乙青华伞」是程心瞻在三境初期为了应对洗丹劫而专门炼制的一件挡劫护身之宝,有汗马功劳,却在人前少有显露,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便是如此。「八宝云光帕」也是程心瞻在三境时所炼,起初目的是为了掩人耳目、锁闭气息所用,是一件瘴、阵、器三相合一的法宝,也是一件用起来极为顺手的宝物。

只不过,随着程心瞻的境界提升,以及行事风格的变化,这两件法宝起到的作用就大大减了。这不是法宝品质决定的,而是法宝定位决定的。如果不改变法宝的立意与定位,就算程心瞻将其炼到仙器水平,那也是两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物。

程心瞻自然不想就这样把两件宝物埋没掉,于是在经过仔细思考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这两件宝物合二为一,彻底回炉重炼。

他给这件新生宝物的定位是【象天】、【护身】、【锁困】、【屏障】。

象天,取自于法伞,也是这件法宝最核心的定位,程心瞻将其塑造为与地书相对相配的宝物。混沌开天地,一炁分阴阳,自己有地仙之志,却不代表要舍弃象天之道。正是因为有阳才有阴、有清才有浊,如若是抛却了天,又何来地的法呢?

如果没有了天,没有了日月星辰、风云雷霆、雨露虹霞,那么地就不复存在,或者,那就不叫地,只能称为一片死土。

在内景世界中开辟万象道域的时候,程心瞻就发现了这一点。一开始,他想要以地书演化大地川岳,成就江山道域。可无论他演化的有多么精细入微,但随着江山道域的扩张,到最后总是会溃散崩解,这曾让他为之困扰许久。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春风化雨,到地上,催发出一地草色,这才让他明白「无天不成地,孤阴不成形」的道理。

随即,在内景世界中,他以法伞开天,以地书辟地,上边有日升月降、风云雷雨,下边自然就有山河湖海、花草木林,于是万象道域得以成形。

所以,他在保留了法伞最为核心的意象以及护身功能后,把其余的禁制功能一应去除。他在三境初期的时候,志在万法,所以炼器是「由简入繁」。现在站在四境顶峰,悟出了「万法归无」的道理,于是又「化繁为简」。

这并非是他之前走了弯路,只是修道修心的一个必然过程罢了。

【护身】,是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东西,因为他身上以攻伐镇压之宝居多,护身法宝太少。

这次出宗前,他已经把宗门赐下的一应经师礼器全部归还宗门了。因为从他如今的境界和名声看,经师礼器的作用已经不大了,要是长时间被他温养着,不仅不能做到物有所值,反而容易受他气息沾染,不利于传给下一任经师。

而把经师礼器归还之后,他身上的护身法宝就只剩下一个阴阳镜,不过这同样是师门之物,迟早也是要归还的。

于是,他便将法伞和法帕的护身禁制保留,再添以新禁,成为一件护身之宝。

【锁困】和【屏障】都是取自法帕意象。【锁困】是把敌人锁于内,防的是逃;【屏障】是把敌人挡于外,防的是入。而且无论是【锁】还是【屏】,防的的都不仅仅是有形之物,还有无形之物。【锁】,要锁住法宝以内的气息防止外泄;【屏】,要屏住法宝以外的气息防止探视。这两样,都是务实且必要的功能。

合二为一后,重获新生的法宝程心瞻保留了帕形,去掉了伞形。因为在以上四种定位明晰后,伞形的【遮蔽】、【收放】、【礼器】、【枪形】等独有特质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保留一个极简的帕形无疑才是明智的决定。

只不过,新生的帕子对比「八宝云光帕」,又是大不相同了。

法帕上无字无纹,只做纯粹的绀蓝色。这种颜色看起来深沉又柔和,包含着复杂的变化。像是高远的苍穹,像是将雨的天幕,像是日后的暮色,像是拂晓前的夜空,一如变幻莫测的天。

要是看久了,整个人会陷进去,觉得这片绀蓝就是整个世界,看起来明明那么空,却又包罗万象。

程心瞻将其命名为「万象天罗帕」,他将自己怀有的天罡都炼了进去,又把自己对于日月星三光的感悟以及风雨雷霆等天象的理解全部融入,如今也是到了半仙器的水准。

至于地书,实话,程心瞻也不知道地书现在究竟是什么层次,只能认定其不低于仙器。因为身为元婴胎膜与道域载体的地书,已经进入了一种极为玄奥的境界,现在竟然连三昧真火都炼烧不了了。对于这件法宝,程心瞻认为或许只能从大地道意上加以养炼,靠炉火已经是无用了。

得自枭龙之手的四色羽扇,含有地水风火之力,集齐了四类程心瞻未曾听闻过的异种飞禽羽毛炼成,应当是前古遗珍。法宝是一件好法宝,威力极大,但只有攻伐之能,再无其它变化。程心瞻以仙火淬炼,去芜存菁,炼做麈尾之形,也是达到了半仙器的水准。

其余诸宝,包含五行法剑、雷剑、体剑、法印等,在灾、劫、仙火的反复淬炼之下,也都是顺理成章达到了道器水准。

换句话,四境的程心瞻,手上没有低于四境的宝物。

求月票求推荐,欢迎评论与留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