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植林驱风,一网打尽(2/2)
时教主的话还有第二层意思,同时也是苗疆诸宗不一定愿意出世的真正原因,这在历史上也有现成的例子。
历史表明,邪总是不胜正的,每次魔潮兴起,煊赫一时,但到最后,总是能被正道终结。只是这里面有时间的差异,有些魔潮,甲子可平,但在有些时候,僵持拉锯几百年也是有的。如果苗疆诸宗在此时被劝动出山,又如果对南派的围剿并不像广法先生的那么顺利,以至于苗疆诸宗再度沦陷,那这些宗门就彻底无法自处了。
除非是投降魔教,否则魔道决计不会饶了他们的,不封山就是一个死字。而如果选择再度封山,那不仅魔道会报复到底,正道也将不耻他们。除非拼死殉道这一条路,此外怎么做都是错,不仅两头不讨好,自家名声也会一千丈,叫祖宗蒙羞。在历史上,就有不少宗派在魔潮中反复出山封山,最后名声尽丧,沦为旁门的。
另外,如果是这些宗门自己见风使舵、摇摆不定,导致这样一个下场那确实怪不得别人。但如果是有人主动上门劝叫人家出世,却抵不过魔潮汹涌,导致这些宗门下场惨淡,那么劝的人是要负责任的。不光是被这些宗门记恨上,对于其自身威望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也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所以在魔潮中选择避世的宗门一般会直接封山到整个魔潮结束。同时也不会有人想着去喊话请这些宗门出山,因为就算没有这些宗门,邪依旧不胜正,只是代价稍微大一些,时间长一些罢了。至于这些宗门封山的代价,那山里山外的人也心里有数,宗外的宗产肯定是不必想了,解封前后数百年,收弟子也得捡人剩下的,门中弟子出门游历,也要低人一筹。
很明显,时通玄这话也表达了第三层意思,也是他真正想的:
他并不希望去劝苗疆这些宗门出山,没有他们,扫魔也会成功,而提出这个想法的人——他最关心的徒孙,也就不必为此担上任何名声上的风险。
而程心瞻在听完祖师的话后,稍作沉默,然后少见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出自信豪放的姿态,他,
“我保他们会出山,我保他们不后悔出山。”
时通玄听闻后,眼中没有出现任何惊诧或是愤怒的情绪,反而是流露出笑意来,他点点头,拱手道,
“既如此,崀山听从广法先生差遣。”
而九嶷会的其他宗派掌事见状,以眼神心声快速交流着,然后纷纷道,
“衡山听从广法先生差遣。”
“洞庭水阁听从广法先生差遣。”
“苏仙岭听从广法先生差遣。”
“……”
这自然没什么可的,广法先生的提议,对于三湘而言是最稳妥也是死人最少的方法,既能先灭蚕娘,又能围剿魔龙,而且广法先生还愿意亲身打头阵、作担保,这何乐而不为呢?
“浩然盟三湘分舵听从广法先生差遣。”
殿内,浩然盟管事也是高声应着,在浩然盟里,广法先生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无论他做出什么决定,大家都是绝对支持跟随的。
————
三日后。
苗疆,伏霞湖。
遍布大湖两岸的盘龙锦杉在江雾中绵延成片,高者有五六十丈。这些红杉发着淡淡的血光,在朦胧的湖雾中犹如一条条腾飞的赤龙。同时,红杉又反过来把迷蒙的湖雾照得红彤彤一片,仿佛是天下的红霞到了湖面上,再也不肯离去。
杉林不见首尾,水雾不见边界。
“这还是伏霞湖吗,该叫伏霞江了吧,你是要把整条乌江都染成赤色?”
程心瞻笑着。
“哈哈哈哈——,经师笑,这还不到两百里呢,改称江的话,怎么着也得到五百里去吧?”
洪长豹陪同在程心瞻身侧,带着他参观伏霞湖,此时,听到程心瞻这样,他大笑着回。
程心瞻如何听不出洪长豹语气中的自得,继续赞叹道,
“这才过去多少年,你已经把伏霞湖经营成当初我和纪枢想象中的样子了。”
洪长豹则道,
“经师,这还只是上面呢,水下更是广大洞天,我带您下去看看?”
程心瞻点头好,且道,
“这些年你在苗疆群魔环伺中坚守着这份基业,不仅未曾被侵吞,还能把伏霞湖做大做强,成为西南旁门的一杆旗帜。不容易,很不容易。”
洪长豹闻此言当即收敛了笑意,肃声回道,
“没有您,没有浩然盟持续不断的物资顺着乌江送进来,自然就没有伏霞湖的今天。”
程心瞻闻言摆摆手,只道,
“言过了,天助自助者。”
与此同时,他心中感慨,几十年没见,当初那个虎熊一般的汉子,如今却是瘦的皮包骨头,脸上的老相也很明显,明明是才入四境不久,看着竟有些行将就木的样子了,只是他那双眸子反倒是越来越亮了,使得第一眼看上去活脱脱像是荒原上的一头饿狼,也不知这些年是吃了多少苦头,又操了多少的心。
暗叹一声后,他又问,
“逸舟他回来看过吗?”
闻言,洪长豹又咧嘴一笑,笑的极为开心,
“来过,师尊这里的山山水水煞是好看,比红木岭还要好看。”
听到这话,程心瞻忽然停下了脚步,,
“那还想回红木岭吗?”
洪长豹也停下来,看向程心瞻,眸子里放着精光,
“想,没有一刻不想。”
求月票求推荐,欢迎评论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