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国贾诩14(1/2)
连续几年征战,唐玉总算得了些闲暇。
虽说这几年并非月月都在沙场拼杀,但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军营里,难得有安稳歇脚的日子。
段公计划年底再对东羌发起进攻,大部队正好趁这段时间休整,唐玉便顺势回了武威县。
这几年,她带着唐家几个堂兄四处征战,族中不少子弟都在军中谋得了职位。
如今她在唐家的地位早已无人能及,再也没人敢提所谓的婚事,甚至没人希望她成婚。
毕竟,这位手握兵权、战功赫赫的女将军,才是唐家最稳固的靠山。
回到武威县的第一日,唐玉便如常去了城外的秘密工坊。
经过几年发展,工坊早已不复当初的寒酸,规模扩了数倍,如今已有上百名铁匠日夜忙碌。
这些年,她提拔了不少其他家族的人进入军中,一来二去,利益捆绑之下,唐家的田产不断扩充,能工巧匠也越聚越多。
盐铁生意让家族赚得盆满钵满,再加上她推广的骨粉、蝙蝠粪便等肥料,凉州的粮食产量也稳步提升。
唐家的私兵部曲已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数倍,再这么发展下去,几乎要成为凉州本地的军阀头子了。
唐玉心里有数,刻意稍稍压制了势头,平日里也会把一些军功让给其他家族,免得太过扎眼。
最后被中央朝廷一纸诏令召去洛阳,随便用一场婚约打发了。
和家族年轻子弟开完会,敲定了接下来几年“扩粮、经商、培养后辈”的规划后。
唐玉话锋一转,突然问道:“朝廷那边,已经确定要大赦党人了?”
去年,宦官集团与士人集团的冲突愈演愈烈,陛下刘志发动了党锢之祸,抓捕了大批名士。
如今这场风波闹了一年,听说刘志不想让局势继续恶化,已有了释放党人的念头。
毕竟被抓的不少都是天下闻名的党人,在士人群体中影响力极大,以大赦收尾,避免政治斗争愈演愈烈,倒也符合常理。
唐琼低声回应。
“这事儿是洛阳那边传来的确切消息。不过还有一件事,听说陛下的身体不太好了。”
唐玉瞬间挑眉。
难怪会想着大赦党人,一个重病的皇帝,自然没心思再搞政治斗争。
可这位陛下偏偏没有儿子,若是真的驾崩,恐怕又是一场天下大乱。
从这些纷乱的信息里,唐玉敏锐地察觉到了机遇。
她忽然想起之前贾家递来的请柬。
贾诩今年二十,要行及冠之礼,这是人生大事,会邀请亲朋好友观礼。
按理来说,她身为女子,本不该出席这种仪式。
但她并非寻常闺阁女子,既是唐家家主,与贾家有姻亲之谊,如今更是凉州赫赫有名的女将军,自然无需受这些俗礼束缚。
几日后,唐玉带着亲卫,再次启程前往姑臧。
抵达贾家时,天色已晚,她并未见到贾诩,想来他正忙着为次日的及冠礼做准备。
第二日,及冠仪式如期举行。
贾家府邸张灯结彩,宾客满堂,皆是凉州各地的豪族子弟与乡绅名流。
唐玉寻了个角落的位置静静站着,目光落在庭院中央的少年身上。
贾诩今日穿着一身玄色锦玉袍,衣袍上绣着暗纹流云,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的白玉佩,衬得他身姿愈发高大挺拔。
上一次见面还是两年前,如今再见,唐玉骤然发觉。
那个曾经带着几分少年气的俊秀儒雅之人,虽依旧掩着骨子里的锋利,看着温润和善,却已然褪去了所有青涩,散发出成熟男子的沉稳与锐气。
他眉目舒展,轮廓愈发深邃,举手投足间皆是成人的从容,再也寻不到半分少年的稚嫩。
唐玉望着他,心绪微微一动。
加冠仪式按部就班地进行,从初加、再加到三加,每一步都庄重肃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